年2月26日-27日,在新学期来临之际,人大附中第22届教科研年会如期举行,教科研年会是人大附中教师每年寒假共同学习、集中研讨的重要学术盛会。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此次教科研年会是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教育重要政策出台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承上启下,研讨、布局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会议,主题为“凝心聚力提质量求真务实促发展”,分五个模块:
模块一:党和国家宏观政策学习研讨
模块二: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模块三:联合总校校长大讲堂启动
模块四:人大附中十四五规划工作汇报
模块五:新学期工作要求
根据疫情防控的有关规定,会议以现场主会场、分会场和远程直播的形式召开。人大附中全体教师现场参会,联合总校各成员校部分干部、教师通过线上直播平台远程参会。
刘小惠校长开场讲话
刘小惠校长做了此次教科研年会的开场讲话,她对年会的背景、内容、意义做了重要的阐述,勉励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研讨,共同开创学校发展的新局面。
1
模块一
党和国家宏观政策学习研讨
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01
李志勇: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李志勇教授,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主题,解读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从“新阶段与新目标”“新理念与新部署”“新变化与新格局”三个方面,分析“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复杂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解读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报告深入剖析了新发展阶段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新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阶段。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道路的现代化。
针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新变化,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详细阐释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9条远景目标,指出实现新目标的难点在于科技创新和建成文化、教育、人才、体育、健康强国。
王晓楠副书记主持会议。她指出,李志勇教授的报告对教育工作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引发老师们思考在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建设过程中,以什么样的定位、什么样的身份、什么样的任务和责任,踏实的做好本职工作。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解读
02
翟刚学:教育惩戒的规则与艺术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法制办处长翟刚学以《教育惩戒的规则与艺术》为主题,从制定过程、结构内容、立法精神、贯彻落实等四个方面,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为大家深入解读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
报告强调了教育惩戒的内涵、原则、细节和艺术,明确了学生违纪行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等三类行为,学校和教师的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严重教育惩戒等三类惩戒措施和带离、检查、暂扣等应急措施。报告强调了教育惩戒的十个维度,即功能教育性、权利从属性、规则确定性、主体适格性、行为相关性、实施必要性、措施恰适性、程序正当性、过程严谨性、效果及时性等,体现了教育惩戒的细节、温度与艺术。报告最后强调了政府、学校、教师、家庭等各方在落实《规则》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指出学校在细化规则、宣传引导、健全机制、教育培训、支持保护的工作要求和落实细节。
“立德树人,师者为本;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刘小惠校长结合从教二十余年来自身的经历,谈了她对《规则》出台和落实的感受。教育惩戒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在于引导学生的心理认同和行为改变。最后,她号召全体教职员工在日常教育教学和工作中认真学习和落实教育惩戒条例。
2
模块二
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一波三折”成长路
01
吴文庆:不要小看一节公开课
人大附中数学组教师吴文庆以疫情期间一次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为例,分享如何提高学生兴趣,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并讲述了自己从教十年的教学感悟。
吴文庆老师的“一波三折”说的是,教完第一轮高三后学校把他安排到了初一年级进行大循环,升到高二后学校又安排他去做高一年级,并担任备课组长、年级组副组长,尽管自己每次开始还有些不理解,但还是服从工作安排,并用心工作,现在回头看自己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抓住了快速成长的机会。
吴老师分享了公开课的亮点:一是自主设计拓展课题;二是学生自主收集材料,教师对资源进行整合;三是课上互动共享,分享成果;四是倾听学生声音,从学生角度思考;五是明确学习目标,从学生发展角度设计。
吴老师回忆了自己从教十年的感悟:一是抓住机会,热情积极,不断学习;二是用心备课,善于反思,敢于实践;三是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希望能够成为专家型教师,为附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报告结束后,王晓楠副书记说,每次听到吴老师分享成长经历,都有新的内容,新的亮点。吴老师提到要走出舒适区,人大附中也在不断走出舒适区,这种走出,有学校的推动,但最重要的是教师内在的动力和热情。
做一名“学生型”教师
02
邵文武:做一名“学生型”教师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数学教研室主任邵文武的报告分两部分:一是对吴文庆老师的公开课进行点评;二是分享自己的学习、工作、研究经历与成长过程。
邵老师对吴文庆的公开课点评了七点:一是立意高远;二是课堂中师生相互作用;三是适应形势,面向时代需求;四是跳出框架;五是问题情境新颖;六是问题层次清晰,面向不同程度学生;七是展示了良好的师生交流。
他从自己的学习、工作、课题研究三方面谈起,分享自己如何结缘数学,走上学习数学、从事数学一线教学和教研之路,激励教师们要有自己的想法,做好职业规划,做到终生学习。他指出,要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从注重数学知识教授到注重数学学科能力提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