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middot推广Pivot学

Pivot学员:W同学

学校及专业:北京大学物理

硬件成绩:GPA:3.9TOEFL:+GRE:

目前录取:

MIT-EECSPhD

Oxford-PhysicsPhD

Cambridge-PhysicsPhD

Cornell-PhysicsPhD

决定出国结识Pivot

我的想法比较简单:第一是觉得如果一直没有出过国的话会很可惜,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开拓一下自己的眼界;第二就是看重国外的科研环境吧,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

Pivot往年在物理学院的申请成绩很不错,而且老师本身是物理专业,经验丰富,对申请流程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和我的沟通也非常及时,所以没有犹豫就选择了Pivot。

规划出国

其实就是按部就班:我在大二上学期开始接触本科科研,跟着听组会,看师兄师姐做实验,然后慢慢开始自己调研和上手。当时尝试了几个项目其实并不是很成功,到大三寒假前才真正得到了一些有趣的数据,之后利用疫情的时间给出了一个解释我们实验现象的模型。我最开始联系暑研是在大三上学期的十一月,过程也比较顺利,联系的第四个导师就成功了,但是由于疫情的原因没有去成(我申请的是实验课题组)。很幸运的是在大三下学期的五六月份我联系了一位做理论计算的老师,他也同意了我远程暑研的申请。

最后是英语:我从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开始准备GRE,考试前大约准备了三个月。托福则是在家考的。

关于科研

物理学院要求我们在本科期间选八次综合指导课——可以和任意感兴趣的导师聊半小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了解科研的机会。物理学院的老师们对本科生也都很好,我当时联系的几个老师都同意了我的预约,还邀请我去旁听组会,这让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感受做科研到底是什么样的,也对我最后确定导师起了很关键的作用。此外物理学院每年还会举办不同方向的本科生科研宣讲会,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兴趣。我的经验是在物院做本研需要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资源很丰富,但同时这些资源需要我们自己主动去选择和争取。这一点不仅体现在选择导师上,还体现在课题的选择上。

我的本研课题组是做二维磁性材料的,有磁光、输运、生长等不同的方向,每个方向又有不同的小课题,刚进组时难免会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这时候可以通过多参加组会,咨询师兄师姐,以及亲自上手一些项目的方法让自己融入课题组和实验科研工作——即使是帮忙处理一下数据也是很有益处的。我在大二的时候尝试了两个不同的小项目,当时也相当于是一边做一边调研,虽然最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结果,但是增进了自己对领域的理解,给之后的科研打下了基础。同时在调研的过程中需要学习一些基础知识,所以科研和学习也是相辅相成的。

我后来主攻的本研课题是在大三上学期才确定的:当时距离二维磁性材料的发现仅仅过去一年,而研究维度、磁性以及材料能带的拓扑结构之间的关系看起来是一个很有趣且应景的课题。正好有理论文章预测通过调控二维磁性材料的磁矩方向和交换相互作用强度可能实现丰富的拓扑物相,又正好我们课题组在尝试长薄当时刚刚发现的磁性外尔半金属,于是这个课题就这么开始了。

但真正开始实验时我才发现困难远比自己想象中的大:我们测量的体系对系统噪声特别敏感,而测量系统的噪声问题已经困扰了课题组将近一年的时间。对于别的体系这并不致命,但对于我的课题这变成了不得不首先解决的一个难题。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我们只能自己摸索,尝试各种方法排查噪声来源,最后发现是低温样品杆的几个接头处用了塑料材质,以及一根传输线没有做屏蔽导致的噪声泄露。解决了噪声问题后我获得了比较理想的实验数据,但下一个难题来了:如何解释这些数据?因为磁性外尔半金属是一个全新的体系,同时已有的文献并没有类似的实验现象出现,所以我必须从头开始学习并且寻找可能的模型。到最后发现我们的实验现象可能与电流辅助的磁畴壁移动有关:有理论预测在磁性外尔半金属中推动畴壁所需要的电流阈值比传统材料更小,因此导致了我们观测到的实验现象。虽然一开始的出发点是研究拓扑相变,但到最后这个课题居然变成了纯自旋电子学相关的,而我们最初预计的拓扑相变则完全没有在实验上观察到。可能这就是科研的魅力吧——总是无法预测,却总是带来新的认识甚至惊喜。

我暑研的经历并不是很有说服力,由于疫情的原因也没有从事凝聚态实验的“老本行”,更多的是对于自己眼界的开拓和知识面的提升,这里不多说了。

Pivot的助攻

Pivot几乎对申请流程中的任何方面都有帮助。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起了一个督促作用吧,毕竟有人时不时来关心一下你的科研进度还是挺有效果的。还有就是暑研导师的选择以及申请选项目:要是没有Pivot我可能根本就放弃暑研了,也可能忘记申请EECS项目。

对学弟学妹的建议

这个我能给的建议不多,因为回顾我自己的申请也是中规中矩,涉险过关。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我觉得主动很重要:主动联系导师、主动找课题、主动学习、主动科研。还有就是提早规划吧,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丰富自己的履历,增加国外科研经历等。心态上我还挺好的,因为MITEECS的录取是最早发的。

扫描右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xt/118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