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七一表彰仪式上,市医院管理局表彰了名优秀共产党员、5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5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他们把日常工作做到极致,在平凡岗位焕发光彩。守护君每天推送一篇他们的故事,让这些身边典型成为我们前行的榜样。
本期人物·优秀共产党员——王广
王广47岁,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年起担任首都医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自上世纪90年代从事医疗工作以来,王广始终奋战在医疗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先后就医院和首都医科医院。
无私奉献党员职责记心中
从医二十余年来,王广同志始终保持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临床实践中始终坚持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工作认真负责,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利益放在首位。
在医疗工作中,作为科室带头人,他医德高尚,在紧张的医患关系面前积极宣传正能量,牢记救死扶伤的职责,对患者一丝不苟,并严格要求自己,带领全科人员坚持按照诊疗规范施治,救治疑难危重患者不计其数。
同时他还非常注重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在降低患者就医费用和负担方面率先垂范,并拒绝各种利益交换,在同道和患者中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他带领全科人员不断学习和钻研,先后成功开展了妊娠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及血脂异常等多个内分泌科亚专业,并具有较高的诊疗水平,获得了患者的高度评价。
同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医疗工作者,王广不畏艰苦,每年坚持赴云南、西藏、新疆、内蒙古、河北等地的欠发达地区、高原地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义诊和科普教育工作,并在北京市内积极组织“蓝光行动”“世界糖尿病日”等多种面向患者的糖尿病教育行动,为糖尿病的科普和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勇于创新科研工作立前沿
在科研工作中王广成绩突出,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是他对自己的一贯要求。
其中,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肥胖、甲状腺疾病与糖脂代谢异常等领域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且紧跟内分泌与代谢病科研前沿,在国际上率先报道了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糖脂代谢异常,GLP-1受体激动剂改善FGF-21抵抗系列研究成果,相应论文先后发表在国际较权威内分泌学杂志和美国糖尿病学会年会上,个人先后发表SCI论文3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以上,被SCI引用余次。
另外,他主持国家级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基金项目3项,局级基金项目10余项,系列研究获得北京市医学科技奖,也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北京市百千万人才,朝阳学者等多项荣誉和奖励。
在科研工作中他凭借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科研功底,以身作则并指导带动科室所有人员共同进步,先后开辟了糖尿病血管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肠道菌群失调,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等多个科研方向,培养了众多青年学术骨干。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他的悉心指导和严格督促下,科室青年人员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发表SCI论文10余篇,并先后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医管局青苗人才计划等基金项目支持,通过数年的努力建设了一支技术过硬,科研一流,团结协作,气氛融洽的内分泌科诊疗团队。
团结奋进科室发展翻新篇
医院内分泌科是一个相对年轻的科室,自年人才引进内分泌科后,王广结合医院内分泌科的特点,在医教研三方面不断努力创新,积极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内分泌科的科室学术影响力逐年上升,年医院学术影响力排行榜前名,并在院内医疗、教学、科研三方面考核中屡创佳绩。
同时在年内分泌科获批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生培养单位,年获批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培养单位,成为首都医科大学第二个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的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科室。
王广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在研究生培养和教育中付出了巨大的精力,既注重传统医疗技能和临床思维的传授,实施严格的医疗工作训练,又注意向研究生指导反映当代医疗科研的最新成就和内分泌学科前沿动态,为研究生成为优秀的医生和科研工作者做出了表率。
他先后开展了标准化教学查房,研究生文献学习交流汇报等多项旨在提高研究生临床和科研素质的活动,并鼓励研究生从工作中发现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科研工作有效地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他的教导下,科室研究生获得了国家级奖学金,首都医科大学一等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发表SCI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同时在临床工作中培养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思维。他本人也获得首都医科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王广秉承着对患者的无私奉献,对科学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对医疗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率领着他的团队刻苦钻研医疗技术,勇攀医学高峰,为人民卫生事业的进步、内分泌学科的进步努力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努力践行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医疗工作者的誓言与责任。
编辑:贾新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