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做课题研究,海量课题资源免费获取?
[点此加课题群]?分享课程获取佣金
中小学校长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的问题与改进建议郑家裕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摘要:中小学校长申报教育科研课题时,在确立选题、前期准备、撰写申报书、提交材料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为提高中小学校长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的质量,提高中小学校长申报高层次课题的立项成功率,教育行政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应该设立校长专项课题,加强教育科研实践指导,提高中小学校长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的实操能力和科研课题研究能力。
关键词: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课题申报;校本研究;
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是中小学校长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推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抓手。然而,笔者在多年的教育科研管理工作中发现,中小学校长在申报教育科研课题时,在确立选题、前期准备、撰写申报书、提交材料等环节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首次申报省市教育科研课题时,申报书的整体质量不高,立项成功率也较低。笔者仅以近两年广东省广州市中小学校长申报省市教育科研课题的课题申报书为例,就上述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提高中小学校长教育科研课题申报质量的对策。
一、中小学校长申报教育科研课题存在的主要问题.确立教育科研选题方面的问题广州市组织的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申报都有相应的课题指南供申报者参考,同时也允许课题申报者根据课题指南,自主确定研究范围和自拟题目。在对30名中小学校长(其中60名中学校长、70名小学校长)科研课题选题范围归纳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中小学校长的科研选题主要集中在学校文化(含办学特色)、学校课程、学科教学、教师队伍、学生培养、学校德育等六个领域。对60名中学校长科研课题选题范围的梳理归纳结果表明,中学校长科研选题范围从多到少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学科教学(46.6%)、教师队伍(5.0%)、学校文化(含办学特色)(3.3%)、学校课程(.7%)、学生培养(6.7%)、学校德育(6.7%)。而对70名小学校长科研课题选题范围的梳理归纳结果表明,小学校长科研选题范围从多到少的排列顺序为:学科教学(3.9%)、学生培养(0.0%)、学校文化(含办学特色)(8.6%)、学校德育(.4%)、教师队伍(0.0%)、学校课程(7.%)。
这些选题较好地反映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需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些选题研究范围过宽。如“特色学校创建研究”“文化视野下现代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深化研究”和“积极心理学与初中学生发展应用研究”等。这些选题都比较空泛。二是选题研究范围过窄,未能体现校长这一角色的特质与优势。如“高中生数学问题解决中模式识别的障碍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语文知识的分类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低年段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等。这些选题更适合由学科骨干教师来研究。三是科研选题表述不规范。如“培育文化特质,推动学校发展的研究”,中间用逗号进行分隔和停顿,弱化了题目的整体性;“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学导引”,题目仅仅是一个短语,不完整;“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研究—从直观实验几何到推理论证几何的过渡”,副标题表达较为别扭,可调整为“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行动研究—以直观实验几何与推理论证几何的有效衔接为例”。
.申报前期准备工作方面的问题中小学校长在科研课题申报前期准备工作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前期准备不足。近年来,广州市中小学申报省市级科研课题工作通常每年度组织一次,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市级课题申报组织时间为每年的6~7月,省级课题申报组织时间为每年的0~月。但是每次课题申报的组织时间为半个月至一个月,加上各级科研管理部门转发文件到学校的时间,实际上留给课题申报者的准备时间非常有限。因此,课题申报者如果不提前准备,就会显得很紧张,疲于应付。一些中小学校长在看到课题申报通知后才开始思考自己想做和可以做什么样的课题,确定选题后,匆忙组织几个教师收集资料、撰写课题申报书和提交申报材料。因为准备匆忙,所以中小学校长难以深入思考选题的价值和意义,难以判断选题是否符合学校发展的需要,难以全面学习掌握相关文献,难以及时梳理前期经验和成果,难以发挥课题组团队协同的作用,也难以对研究选题及研究方案进行科学性和可行性论证。
3.撰写课题申报书方面的问题课题申报书是课题立项评审的重要载体,每一类课题都有专用的申报表,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差异,组织单位通常会给出指导性的撰写提纲。课题申报书在结构上一般包括课题研究摘要、问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价值与意义、核心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研究假设、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进程与分工、研究的预期成果、研究的保障性条件以及参考文献等内容。与中小学普通教师申报课题相比,课题立项评审专家对中小学校长的课题申报书的质量要求会更高一点,而且会在一般标准的基础上,重点评估课题研究对学校发展的作用、校长主持科研工作的能力水平、校长组建科研团队及任务分工的合理性,等等。
中小学校长在撰写课题申报书时容易出现如下问题:一是不注重课题研究摘要的提炼和整体性描述,只是简单罗列研究提纲;二是未严格按照课题申报书的提纲撰写申报书的相关内容,随意将部分内容颠倒次序和归类合并;三是研究团队的组建和任务分工安排未能充分体现校长的科研组织能力;四是校长作为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成果过少,甚至前期成果全部为课题组其他骨干成员的。
4.提交课题申报材料方面的问题中小学校长提交课题申报材料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规范性和完整性两个层面。中小学校长容易忽视课题申报材料的规范性问题,如广州市市级科研课题申报书评审通常实行“申报材料形式检查+对口学科专家专业评审+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核”的评审模式,在“申报材料形式检查”环节,因为材料规范性和完整性的问题而被淘汰的通常占0%~40%;省级科研课题申报书评审实行“区县层面限额申报+市层面择优推荐+省层面专家评审”的方式,其中在“区县层面限额申报”和“市层面择优推荐”两个环节,因为申报材料不规范、不完整而直接被淘汰的逾5%。
这些申报材料的不规范、不完整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未严格按照课题申报书的有关要求在课题论证部分隐藏有关信息。如广州市市级课题申报实行网上匿名评审,要求在课题申报书论证部分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姓名、单位名称等信息,如必须提及可以代号表示。有的校长未能重视这一要求,有的甚至在题目中直接出现学校名称。二是课题申报书中该盖章的地方未全部盖章,该签名的地方未全部由课题组成员本人签名(代签无效)。三是未按照要求提供完整的课题申报书和佐证材料。四是课题申报书及相关材料的装订不符合有关要求。校长精心准备的一份申报书如果只是因为上述形式审查不通过而未入围评审,无疑是十分可惜的。
二、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长教育科研课题申报质量的建议提高中小学校长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的质量,提高中小学校长申报高层次课题的立项成功率,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管理部门以及中小学校长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
.对教育行政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的政策建议()设立校长专项课题广州市面向中小学申报的省市级科研课题目前以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专项课题来分类,专项课题中虽然设立了青年专项和名师专项课题,但没有为中小学校长设立专项课题。为了加强课题管理和指导的针对性,建议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尝试根据申请者角色的不同,设立不同类别的专项课题,如教科研专业人员专项课题、校长专项课题、教师专项课题等,并提供有实际参考价值的课题指南。这样不仅有利于设置和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也有利于及时对不同群体进行问题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校长专项课题的设立,将给中小学校长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向。
()强化对教育科研实践的个性化指导目前针对校长的培训项目很多,教育科研理论、科研方法、科研课题申报等内容经常被纳入校长培训范围。但很多校长参加培训后仍然不能成功开展科研课题申报和有效组织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的实操能力和科研课题研究能力较低。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在组织校长教育科研专项培训时,在实施大班式、集中面授理论式培训的同时,也应尽量采取小班化、个性化的方式,为校长提供实践指导、实操指引、跟踪辅导、专题研讨等形式的专项培训。
.对中小学校长的建议()提前开展科研课题申报准备工作中小学校长要对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组织工作规律和流程有所了解,在常规申报时间的前3~5个月就要着手准备,可以重点围绕科研选题的确定和突破方向,开展前期调研、文献资料收集和分析。
()合理组建科研协作团队中小学校长要根据选题研究的需要,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组建课题组,团队成员以学校科研骨干为主,也可适当邀请兄弟学校的骨干人员,还可邀请高等院校、教科研机构的力量参与。中小学校长要对科研协作团队的研究任务分工、预期成果任务分配有通盘考虑,并且尽量自己主持和主动承担研究工作。尤其要注意的是,研究任务不能只依靠少数几个人来完成,校长的实际研究成果不能过少。
(3)做好科研课题选题及研究方案的论证中小学校长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工作不同于普通教师,其对学校校本研究的氛围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中小学校长在开展科研课题申报前,要尽量邀请有关专家对科研选题及研究方案进行科学性和可行性论证,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也要及时争取专家力量的支持。
(4)注重课题申报材料的规范性和完整性中小学校长要围绕课题申报书的要求,组织好各部分内容的撰写工作。课题研究摘要是对整个课题研究的问题、方法、思路和预期目标的归纳提炼和高度浓缩,也是专家评审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