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在小学阶段应该充分体现科学课程的性质。科学课程能使小学生保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帮助小学生认识周围世界,培养小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并带着科学的精神不断成长。
从上世纪80年代的《自然》课开始,小学低年级就已经单独开设了科学课程。年新课程改革后,低年级不再单独开设科学课,而是把低年级的科学内容并入《品德与生活》等课程中。从实际的实施情况来看,教学中学生缺少动手做科学的过程,兴趣被抑制,直接经验大大缺乏,于是版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恢复低年级单独开设科学课程,既符合世界科学教育发展的趋势,也符合我国重视科学教育的现状。
我们学校也紧跟教育步伐,在6月19日下午的学校政治学习时间由我校科学教研组两位科学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一次科学课教学的学习。王敏老师进行了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课例研讨》的微型讲座,给各位老师介绍了科学新课标的要求,如何备课,如何带领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陈珽老师则以《有趣的食物链》这一课题进行了一次说课,将一堂有趣的科学课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给我们传递了很多前沿的信息。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身体验,通过实践获得经验和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功,获得成就感,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增加学习的动力。这些都需要一线教师认真学习,细心领会。力争把先进的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实践,让这些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转化为自己的实际教学行为,以此为指导做出课例,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真正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
每天进步一点点?本期供稿:王敏稿件审核:杨毅静?
南京市后标营小学
真情微笑快乐收获
家长投稿:
qq.白颠疯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