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权威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新时代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报国民族振兴
为宣传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我们开辟了这个专栏。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在新时期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提倡爱国主义,就是要增强民族凝聚力,让每一位公民为实现国家富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形成合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一次特殊的大熊猫野外科学考察
刘炳谦
年,为调查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自然死亡状况,动物所组建了一支由13人组成的“王朗保护区大熊猫考察队”,于4月中旬从北京出发,经成都、绵阳、平武、王霸楚、胡家磨,行程六天抵达王霸楚森林经营所。考察队一行在赶往牧羊场时,途径藏族居住点——高坑村,又邀请了根深娃、小才林珠、格格他等几位当地猎民带了五条猎狗加入了考察队。17人、5条猎狗浩浩荡荡进驻了牧羊场。
经过充分讨论,确定先在这里工作5~6天,待进一步完善调查方法后,逐渐深入腹地开展全面调查。
大熊猫的第一张“美照”
开展工作的第4天,天上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大家穿着雨衣雨靴在湿漉漉的林间穿行了约半小时。跑在最前面的萨嘎(一条猎狗的名字)突然叫了起来,接着其他的狗也在狂叫。猎人们急忙赶上去。当大家赶到时,只见五条猎狗围着一棵高大的阔叶树边叫边窜。根深娃指着树上对我们说,撵上去了一只熊猫。大家顿时兴奋而紧张起来。
大熊猫从未见过这种阵势,由于害怕拼命往高处爬,躲在叶子浓密的树杈上。大家忙碌起来,有的做观察记录,有的寻找熊猫在地面的脚印、啃食箭竹的痕迹、粪便的新鲜程度等活动情况。按现场所收集到的资料初步分析,它栖息在这里已有一段时间了。
为了抓住这难得的机会,队长派身高腿长的江志华和格格他火速回驻地去取长焦镜头。我们从望远镜中看到,大熊猫受到惊吓一直躲在高处,很不利于观察。大家希望把猎狗牵得远一点,等待熊猫下到低一点时以便仔细观察。猎人选择了一旦熊猫逃跑,猎狗能及时追击围阻的距离隐蔽起来,并命令猎狗停止叫声。很奏效,十多分钟后熊猫开始试探着往下移动。大家怕它跑掉,心急如焚。突然熊猫又一次快速向下移动,大家正要冲上去阻止熊猫逃跑。只听根深娃用藏语发了一个口令,瞬间五条狗已在树下狂吠乱窜,吓得熊猫又重新回到高处。根深娃说,决不能让熊猫从树杈转移到树干。熊猫一旦爬到树干,会冒险下地逃跑。此时它若与猎狗狭路相逢便是一场拼命地厮杀,其结果是两败俱伤。
江志华和格格他已经走了四十多分钟,按正常情况下应该回来了。正在焦急时刻,萨嘎把头转向远处发出低沉的呼呼声。根深娃说他们回来了,很快两个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大个子从茂密的灌丛钻出来。大家又兴奋起来,引得熊猫也骚动起来。
现场安静了,熊猫突然下移到树干处掉头,刹那间头朝上臀朝下迅速地往下倒退,大约退到距地面两米处,熊猫像一个重重的大绒球砰的一声落在地上,飞快地朝远处逃得无影无踪。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大家都没有反应过来,更遗憾的是陆长坤也没抓拍到熊猫倒退下树的奇妙镜头。真是个极大的遗憾!然而就在熊猫逃跑的瞬间,萨嘎像离弦之箭冲了上去,其他四条狗也紧跟其后蜂拥而上。根深娃怕大家着急,便大声地说,跑不掉!跟我来!朝着狗叫的方向追了不到两百米,看到五条狗围着一棵高大的云杉树狂叫乱窜。我们抬头一看熊猫已经爬到二十米处。
熊猫在短时间里两次受惊,一直不敢下来,直等到太阳西斜突然听到熊猫爪子抓树皮的声音。熊猫从十多米的树干上臀部朝下迅速地往下倒退。相机咔嚓地响了几声,熊猫砰的一声落到了地上,瞬间跑进灌木丛不见踪影。
这只大熊猫受到这么多人的惊吓大概是第一次,我们和它共处了不平凡的一天。我们有了中国人在野外拍摄的第一张大熊猫“美照”!
转移大窝宕安营扎寨
王朗自然保护区属无人区,离开牧羊场再也没有马帮为考察队运送物资了,自此所有物品全靠自己背运。科研人员每人背一顶单人帐篷、睡袋、猎枪、砍刀等,大约负重15~20公斤。
大窝宕位于保护区腹地,海拔在~米。这里自从成立保护区禁猎以后几乎没有人来过。大家背着几十公斤重的物品,在狭窄的羊肠小路上吃力地行走着,时而还会遇到灌丛或倒木的阻碍。小的抡起板斧砍断,粗的就只能动用大锯,大家轮流拉锯清除。为此,队员们体力消耗很大,加之海拔越来越高,只好走走停停。
好不容易到了宿营地,天空乌云密布山雨欲来。大家齐动手,赶快先把大帐篷支撑起来。还没来得及加固,突然狂风暴雨大作,为了抢行李和加固帐篷大家还是淋成了落汤鸡。我们刚刚躲进帐篷一阵冰雹就接踵而至,打的帐篷嘣嘣乱响。十多分钟后风雨戛然而止,大家钻出帐篷一看,满地冰雹,小的像黄豆,大的如蚕豆,最大的就像乒乓球。队长指挥大家快速地完成安营扎寨。
虽然劳累了一天,但大家依然很兴奋,便聊起了进山以来的感受。一致认为忍受不了四川的辣椒,因为十多天没吃过青菜更没见过肉,每顿都是辣椒面炒豆豉,几乎每个人都便秘,一半人犯了痔疮。大家是多么希望吃上一顿肉和青菜呀!当然,这只是开心的幻想。越说越兴奋,于是大家各自说着自己家乡的名菜比拼起来。有人突发奇想,要是能打只野猪每人炒一个菜比赛一下多好呀!话音刚落周福章和钟兆敏异口同声地说,这里是保护区绝对不可以!这是原则的底线,谁也不能碰,咱们搞科研的更要以身作则,大家只能就着“空想大餐”解馋了。
豺口夺牛
在大窝宕工作的第三天,计划要去海拔米的羊洞做调查。这里以云杉和冷杉林为主,林下多为矮小的杜鹃,行走十分困难,连猎人也走得很慢,只有几条猎狗一如往日奋力地跑在前面。
突然前面传来狗的激烈叫声,猎人一听便知道猎狗遇到了野兽,迅速把子弹推上膛,招呼大家跟上来。狗的叫声越来越近,大约三十米处猎狗被二十多只豺狗追的拼命往回跑。根深娃迅速举枪射击,豺狗听到枪声便掉头落荒而逃。此时猎狗看到主人又听到枪声,仗着人势掉头更凶猛地反扑上去。追了一阵不见主人则纷纷返回。再往前走了大约一百多米,突然看到五条狗在小河边围着一个黑色的庞然大物边闻边动。根深娃飞快地跑过去并喊:一头羚牛!大家赶到河边只见一头很大的羚牛一半在水里一半在岸边死在那里。周围布满了豺狗的脚印,还有一些棕熊和其他野兽的脚印。
见此情景,大家分析这是一头被豺狗围攻后咬死的老年雄性羚牛。它的眼、耳、鼻、嘴、颈部、肛门、下腹及内脏已被野兽啃食了大部分。推测在豺狗把羚牛咬死后,棕熊闻风而至大餐一顿后扬长而去才轮到众豺狗分享。但豺狗却万万没料到它们还没来得及彻底享用,便又遇到了我们。
这真是一次难得的意外收获,周福章指挥大家把这场豺、牛、熊及其他野兽争斗的惨烈现场遗迹进行了拍照。
马勇等人忙碌着给羚牛估重,测量各个部位、取样(头和牙齿是鉴定年龄的重要依据)。猎人说有六百多斤,科研人员认为在八百斤以上。大家一齐努力费了好大力气才把这庞大的死牛拖到岸上,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工作后才坐下来休息。大家推测,这是一只老年羚牛,活动范围很小,被豺狗发现后围攻咬死。可惜这只羚牛被野兽啃食的残缺不全了,不然可以做一个很好的标本。
为挽救饥饿的大熊猫出谋献策
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工作,我们于6月中旬完成了野外考察,决定在牧羊场进行三天总结。
此次考察面积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二分之一,共观察到大熊猫8只。按面积推算目前应有大约15只。然而猎人们根据以往打猎的经验判断应在20只以上。通过总结,大家分析是因为本地区箭竹开花引起的箭竹死亡,继而造成熊猫食物短缺导致了大熊猫的大量死亡。
从调查数据分析,一年来保护区内的大熊猫数量锐减了三分之一。这个下降比例从动物种群数量变动振幅分析,无疑是十分剧烈的。对大熊猫这样的濒危物种在一个区域性的种群来说是一次毁灭性的灾难。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熊猫的食物短缺问题,它们会继续受到健康和死亡的威胁。预计在两三年内保护区内的熊猫数量将降到10只以下。到那时即使环境得到恢复,大熊猫数量的恢复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综上所述,从当前和长远需要形成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设法尽快扼制住箭竹开花引起的死亡。此次箭竹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种群密度过大。因此,人工干预减低箭竹种群密度是扼制箭竹继续死亡的有效方法。这样可以为现有熊猫创造基本的生存条件。
第二,在熊猫的主要取食点,适当播种熊猫可以吃的作物。如把玉米、高粱等作为箭竹数量恢复前熊猫的补充食物。
第三,如果以上人为方法依然不能奏效,应考虑活捕大熊猫,采取人工围栏圈养或异地放养,有效保存现有大熊猫的数量。在充分讨论后由队长和部分人员执笔完成调查报告。后来又与植物组的调查报告汇总后报送四川省林业厅、平武县林业局。作为拯救平武县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指导依据。
这是一次特别的考察、一次难忘的历险。岁月虽早已远离,但曾经的过往将永远记录在经历者的心中。
注:刘炳谦,80岁,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五级职员。来源:《定格在记忆中的光辉七十年》
来源:离退体干部工作局局网
固本培元、凝心铸魂
于细微之处传递爱国主义精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