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2日下午1:04辛丑年壬辰月庚寅日癸未时宪禄同学来信问:
问
钱学森认为易经使得中国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你怎么看?
回复:?
把中国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的鞭子打在易经身上,这个话题很有意思。
/
首先,科学本身会阻碍科学发展吗?
从百度上搜得科学的定义是:
科学,中文名:科学。英文名:Science。其基础是:公理化。它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根据这些(科学)系统知识所要反映对象的领域,主要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形式科学和交叉科学。
而易经,是变化的经(学问,学科)。它根据天体运动的时空规律,把世界一切变化归纳为阴阳五行的变化这相对不易不变的客观公理原理,以简易简单的包含数、理、义、像的方法、公式,去推演一切变易变化。它也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也是建立在公理化的基础上的,其知识公式原理是系统化的。
因为世界除了变化不变以外,一切都在变化中,易经囊括了一切变化,哲学、气象学、医学、生理学、代数学、物理学等等一切变化都涵盖在其中。如阴阳与二进制对应(尽管有人认为是莱布尼茨误认为易经比他早,有人认为阴阳是十进制而不是二进制,理由是要不然中国早造出计算机了。其实,建立与使用是两回事。不能因为没有使用就否认其原理。到底阴阳对应于二进制还是十进制,有兴趣大家可以多看一些有针对性的书,深入去研究),五行生克合冲制等关系与世界一切关系相对应等。并且它找到了与真实对应的变化规律。它包含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形式科学和交叉科学的范畴。
科学的三个本质是客观性、全面性、逻辑性,精研易经的人都知道它具备这三性。
客观性:科学研究和论述必须是遵从客观实际的(易经的产生发展和使用首先是遵从世界天理变化、地理变化、人理变化的客观规律的);
验证性:科学研究的结论必须是可验证的(易经是反复验证修改后可重复使用的预测变化的工具);
系统性: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必须是系统的、完整的(易经的研究和理论都是系统完整的)。
科学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是通往预期目标的桥梁、是联结现实与理想的纽带。这是科学的内涵。不去探索追求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没有充分地根据却固执地坚信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能转化成客观实际,这样的思想认识就是迷信。能实现预期目标的主观认识,就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认识。日历是主观认识,预期的昼夜、四季变化都能实现目标,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认识。实现了的预期目标,就是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
而易经,根据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观察研究首先提出主观认识,经过推演论证最后证实了客观实际与主观认识是相符合的。
这样来说,易经与科学是相矛盾相抵触的吗?
其次,说这话语境是如何的呢?
其实钱学森晚年是倡导研究一切未知领域与科学关系的人。说那话的应该是一杨姓科学界名人。
当时,杨先生在一次国内论坛上演讲。他所说的不是中国现代科学,而是近代科学,说不发展,是因为国内人长期受易经文化的影响。他把汉语的精简归源于易经,认为易经只有归纳法没有推演法。推演法是什么呢?就是从一个事物推演出与另外一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他举例说明从电磁波的波速与光速的关系推演出“光就是电磁波”。这就是推演法。
中国易经没有推演法吗?大错特错。推演法比比皆是。只略举几个例子就明白了。比如,通过水这种自然界的流通性质的东西可以推演出与任何流动性的人世间的人事。如可以推演为水就是旅游、水就是贸易、水就是运输、水就是车流。水受阻,可以推演为流通受阻、贸易受阻、旅游受阻等。在自身为弱火又被阴水克时,就是流通受阻、因水致病。阴水为不流动的死水,是细菌病毒产生之地,古人视其为病毒,被阴水克,也可以推演为被病毒制约不能流通。这水在年上,年为太岁,太岁为最大,那就是大病毒。这水被金所生,金是呼吸系统,那这病毒就来源于呼吸系统。因此我在《年大预测》一书里预测说这年将会病毒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旅游受阻、贸易受阻、政府(太岁)管理(水管制火)压力巨大。结果,这个推演与客观真实是一致的。前面已述,主观认识与客观真实一致的实践就是科学。还有如水被土克,可以推演到流通被管制、人被囚禁、在监狱被管制、出行不能脱身、车流受堵、泌尿系统有结石等。弱水又被木泄,可以推演为船难交通出问题,春天木旺,则春天最容易出船的交通损耗问题(如我在《大预见》里说年春天交通船难损耗严重,与苏伊士运河台湾船横堵以及台湾车祸等相对应)。易经是首先通过万象而归纳为能代表一切事物与变化的阴阳五行及其生克制合冲等变化关系。同时,也可以把它推演到万象的变化发展中去。这就回答了杨先生误认为易经只有归纳法缺乏推演法的论点,也同时回答了他认为自然界的就是自然界的,人世间的就是人世间的,不应该格物致知,格物致不出近代科学、天人合一影响了科学发展的观点。因为易经是类万象、万数、万理、万义的,所以它可以推演出任何变化。比如以一个自然界的简单物品水,就能格出人世间的病毒、旅游、贸易、管制等。说明他所说的易经文化是缺乏推演法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易经除了他所知道的类象归纳以外,大量是用高度归纳的阴阳五行去推演政治管理、人生走势、经济行业走势、身体器官在不同时空的变化等等。因为易经是变化之经,囊括一切变化,所以它可以推演出任何研究对象的变化。
杨先生自己也说,在很多领域“缺少研究”,只是“大胆地假设”,推测很多“是因为易经文化”。“希望不要被专家批”。作为科学工作者,他一定记得科学的三要素:质疑、实证、检验。首先质疑方向是否成立呢?“易经文化影响了近代科学发展”?其次论证论据是否正确呢?中国人缺乏推演性?易经文化只有归纳法缺少推演法?汉字的简单源于易经?等等。那些拼凑的论据也许是凭主观认识得出来的,与客观真实不吻合,这就不科学了。最后必定经不起考验。怪不得结果他被喷得厉害。一个人在某方面是权威不一定就理所当然是任何方面的权威和大嘴巴。调查研究不到位不能乱发言。
就算易经文化缺乏推演性,而在有几万几万万几百万几千万几亿十几亿中国人口当中有多少人读过易经,又懂得其内核。既然大多数中国人包括领头人平时都不大搭理易经,易经它又是怎么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思维,而使得他们普遍缺乏推演性的呢?须知中国农业大国大部分人不读书,他们的日常思维怎么就独独这么喜欢受易经文化影响呢?又怎么进一步地阻碍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呢?
从他的演讲来看,他是在大胆假设,但是却缺乏小心求证。可以肯定的是他不象有些知识分子那样是为了某种需要放弃真理。上意其实是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不是把中华民族伟大的发明创造说得一无是处。比如二十几年前某科学界人物平时写了好几本从科学角度论述易经的书且经常称赞易经的准确神奇,但在一次组织的论坛上令人惊奇的是他把易经说得一无是处。会下我诧异地问他为何这么说?他摇头说没办法只能这么说。我就纳闷了:难道上头要他这么说的吗?他有什么权利为了自己的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揣测就可以否定一个民族的伟大发明创造?大家知道杨先生与和李姓科学家曾受易经启发才发现了得奖的课题原理(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大家可以去查一下是不是这么回事。有理由相信他绝对是不会想自打嘴巴的。
其实,他的演讲里也列了影响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前面几条:
1,入世,注重实际。的确,一切利益化,谁会去关心无人区的科学研究?
2,科举制度。的确,官本位,搞科研不如当官。古代考试只考诗赋不考科学,诗赋写得好的就中状元日后当官。
3,观念上认为技术不重要。认为是“奇技淫巧”。仅看清朝乾隆不重视火武器而只重视马剑,慈禧是什么德行就清楚了(现在多少年轻人只陶醉于明星娱乐,对科技的兴趣了了)。
其实,在中国的四书五经里,还唯一只有易经讲的是天地人变化原理的,只有它才有科学的内容。你去看看国外科学家是如何评价易经的科学性的?为什么不说诗经、尚书等阻碍了科学发展,而要把中国科学不发展的鞭子打在易经身上呢?
的确,有人经研究实践后发现,易经原理的准确性是无可挑剔的。只是在定量方面还需要加强。这是因为古人的量化不够细化。但原理是对的,就有量化准确的基础。这是需要以现代思维进一步完善的方面。
对易经,大部分没有研究过的与少部分研究过的对它都有误解。以为易经就仅仅是那些卦象和爻辞。错!就我的研究,易经的内核就是研究变化。易经就是研究变化的学术。因为它掌握了相对不变不易的变化原理,以除了卦象以外的各种描述变化的数理模式(奇门遁甲、六壬法、生辰密码、地理学等等)去揭示一切变化。在准确得到变化结果后,再以结果为导向,去按正确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方法去做出正确决策,先认识世界,再改造世界,使得人类的行为按正确的方向和方式去进行,从而达到符合预期目标的目的,人事物趋吉避凶,减败损增胜益,天遂人愿,幸福如意。
易经就信息科学、预测科学、决策科学。
如果能按照易经的准确预测再来决策,就不至于有那么多胡乱决策的交学费了。反而会使中国的科学会发展得更快!
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说这科学那不科学。关于什么是科学前面都已经说过了,大家可以去检验对照一下。还有,现在人们把科学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不知道易经这描述一切变化的学问已经把科学变化囊括在其中了。有些变化,其它科学是描述不出来的,而易经却能描述一切变化。举例说,有人苦恼来信说开几个店也采用了各种管理科学、营销科学、服务科学,但就总是亏本。这问题是任何数学、物理、化学算不出来的,也找不出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的。用易经一测就知道是用人问题、店面的设置问题。根据这调整,马上就扭亏为盈了。这说明,只有变化之经才能解决变化问题!
说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描述世界变化的神奇杰作易经是中国科学发展的障碍,这不是找错病根了吗?
新书推荐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