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总结北大尼泊尔教学科研实践研讨

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CenterforPublicCommunicationandSocialDevelopment)成立于年,秉持北大学术精神和人文关怀,在社会发展的大视野下致力于公共传播领域的学术研究、国际交流、媒体培训和公益合作,旨在搭建政界、学界、企业界、媒体同仁、公益同仁跨界交流、融通合作的平台,以公共传播推动社会发展,以社会发展丰富公共传播。

#WeCANDo#

传播在行动中改变

为响应“全球治理”精神,推进“一带一路”理论建设,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于6月14日下午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召开尼泊尔教学科研实践研讨会,介绍我们目前推进的情况和阶段性成果,学习国际救援组织的先进经验,促进中国NGOs传播能力建设和进一步推动民间性外交的国际传播和良序发展,并就传播在行动中改变为主题就社会各界对尼泊尔地震紧急救援、临时安置以及救灾重建等进行学术研讨。

本次研讨会旨在更好地完成有关的学术研究报告,探索传播学发展的范式转型,理解传播在生命心智上的感知与体验如何成为弥合撕裂、让生命得以延存的源泉活水,在紧急救援及后续的救灾重建中生命是如何生产与延续的,如何将爱与生命体验融于真正的实践与行动。

教学改革的重要尝试

陆绍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北大现在正在进行教学改革,也就是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实战结合起来,目前已经有了很多尝试。师老师这个项目,不仅走出课堂,更是走出了国门。传播学就应该走知行合一的道路。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解传播学的理论、概念等;另一方面,这类实践也是为尼泊尔受灾群众做一些事情,逐渐改变中国公益事业的形象。

王天兵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这个项目有三个点特别好。一是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打通,是非常好的培养方式的创新;二是将公益与传播结合,在公益中挖掘新闻的价值,是非常好的体验;三是从老师、学生到志愿者身份的转变,是救灾行动的实际参与者。这些都是教学改革中非常好的尝试。

罗青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

创新和改革永远都是最艰难和最需要勇气的。而中国教育的改革,传媒教育的改革面临着重重矛盾。如中西融合的挑战,教育和行政的矛盾,教育和产业的矛盾,以及学生方面的挑战等。因此我们需要共建交流,采用开放的教学模式,深入探讨文化共融的可能。

调研实践汇报分享

师曾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北大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这么多年的新闻传播教学,我有一个核心焦虑是新媒介如何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可以看到,我们的教学和科研,一直在路上。传播学是个有我之学,我们这次的主旨#WeCANDo#,其实也就是传播行动改变。这次调研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的回归,探讨民心相通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是一种话语的研究、空间的研究,以及在话语、空间当中的想象和幻想。传播学研究中,要在真诚性的意义上返回自我的内心,去认知、去行动、去改变。

何文爱德基金会副秘书长

爱德基金会有一个使命是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然后根据当地的需求,从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两个方面展开行动。从生命传播的角度而言,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影响生命的过程,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在探索与实践中去反思、体悟。从传播的道、使命的角度去认识,所谓技术、技巧、方法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学生分享

李志昂

国运虽不同,民心也能通

宋奇

行走中思考仁与智

蒋涛

新青年,在行动

宣霁祐

感悟尼泊尔之行

史安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简单总结。三个感想:第一,理论是灰色,生命之树常青,师老师的这个项目把灰色的理论点亮了,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实践探索;第二,从传播学的发展上来看,师老师的团队是跨学科的视角,传播学需要跨学科跨文化跨语境的思维;第三,当代中国大背景下如何讲中国故事,中国传播学人能不能写出自己的创新扩散,在这个创新转型过程中我们有很多可以讲述。

项目评析与交流

胡百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

我把这次尼泊尔的行动看作一场教学和研究的实践,也给老师和同学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现实的苦难和生命的可能性,多元主体,国家和社会,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多元的可能性。再有一个就是从言说到行动,知而行行而知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传播学研究中,无论中方还是西方,其社科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而忽略了人文,忽略了对人的在世状态,对生命本身的观照。

何日生慈济大学传播系副教授

慈济基金会人文志业发展处主任

仁必知经,智必知权。首先,传播人的定位是什么?我们的传播是从生命出发,传达一种生命的样态,在这个过程中要理解变化。我们传播人有一个问题,weknownothing,soweaskeverything;wesayeverything,butwedonothing.信息不等于生命本身,你要去实践、去做,才能真正知道。究竟是思想影响行为还是行为影响思想,我们认为是行为影响思想,你做了,你就会说服自己。我们要用同理心来问问题,而且不仅要挖掘问题,也要提出解决的方案。当每个生命都能够互相照亮彼此的时候,建构出来的一定是更良善更好的社会。

曾国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

如果不仅仅把传播的概念窄化为信息的传递,我们可以回到很多概念,社会意义,社会关系的生成和再造的过程,所有的过程都是传播。现在传播学的发展中,许多人在切割学科边界,但我认为这种从新的视角进行的传播学探索与整合是非常有意义的。另外,跨国意义上的交流,NGO的运作,可能要注意的方面更多。NGO和当地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要如何衡量考虑?有时候需要一些大智慧,在国际NGO的实践中去探讨传播的可能。

刘新传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我想谈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传播在行动中改变,我们到底改变了什么?之前谈到很多,比如是不是传播内涵外延的丰富,是否涉及跨学科的问题等等。走出去后改变了很多传播行为,再重新走回来后能否变成我们自己的营养?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一种中国独有的范式?第二,是否改变了学生的体验?这种跨地域、跨文化的实践,如果能把实践成果进一步理论化,和传统文化概念做一些融通,可能更有价值一些。

杨国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我谈两个小问题。一是知行合一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美国学术界也一直是个苦恼的问题,学界的人一方面是学者,另一方面是社会运动、社会行动的参与者,这其中该如何平衡一直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而师老师的这个项目一定程度上是公益传播、公民社会的传播,有实践,也有很多研究成果。从这我看到了一种知行合一可行的途径,受到很大启发。第二,如何把实践转变为能够发表出来的知识或者理论。这几年美国人类学与文学批评开始对理论产生一种抵触的批判,开始主张不要解释,描述就好。你把事情描述出来就是一种解释了,理论可能就在里头了,不要被概念和理论束缚。

刘海方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北京大学非洲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从师老师这里,我得到的启发是可以把研究的实践和中国传统的精神融合在一起。我们近来一直在讲建设性新闻,强调的是通过报道把一些积极的形象带到公众的视野里面,而不仅仅是体现问题。借师老师这样一个宝贵的方法,宝贵的实践,在前面指引,希望我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也能够看到更多的同仁加入到我们非洲研究的天地里来。

总结

俞虹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总结:今天的总结会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一是知行合一,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去认知它的意义和价值。二是从我们学科理论的角度,看到传播学的一种拓展和升华的认知。三是通过这样一个活动的思考、讨论和辨识,我们最终还是回归到了它最本质的东西,不仅仅是生命的传播,更是对我们生命原本的认识。

◆◆◆◆◆◆

文|谢莲

图|潘力军、李研

本文为北大公共传播首发

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欢迎合作|投稿pcsdpku

.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白癜风遮盖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xt/1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