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来自北京中关村的近百位企业家齐聚中科院文献情报研究中心,共同参观“十八大”以来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成就展。对于一直以来为国家“上天入地下海”抢占科技创新国际制高点的中科院来说,此番直面如此规模的企业家群体,实不多见。
事实上,从研究如何在浩瀚太空中“对接两根绣花针针尖”,到“接地气”走进企业家群体共话科技成果转化,如今的中科院,正在“率先行动计划”指引下,联合各方力量,共谋破解科技创新对经济贡献率低这一困扰中国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难题。
一组足见成效的数字是,十八大以来,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社会企业新增销售收入1.7万亿元、利税亿元。而按照规划,到“十三五”末,中科院将依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旗下企业两大抓手,带动起近达5万亿元的企业新增销售收入目标。
实现如此蓝图,中科院到底有着怎样的底气?又有着怎样的独门秘籍?对此,记者展开了探秘之旅。
当科技创新成中国的“阿喀琉斯之踵”难题
“很震撼,也很受触动”,作为此次受邀参观的企业家代表之一,北京星旋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姚镇发出这样的感慨。他的震撼,来自于对中科院练就“上天入地下海”科研本领的折服,而“触动”之处则在于,如今的中科院已经率先成为中国科研成果转化的典范。这对于深扎传动技术研究领域多年,仍在探索科研成果商业化之道的姚镇来说,倍感可贵。
的确,科技成果如何实现高效转移转化,是长期以来困扰产学研各界的难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又事关科技创新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对此,国家领导人曾指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
姚镇对记者表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可以说是科技创新“阿喀琉斯之踵”难题的表征之一。科研成果特别是一些基础科学领域的成果从小试、中试再到商业化,往往要经历很长一段路程,这其中考验的是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是否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同时也考验的是企业和资本方是否能熬得到实现商业化的那一天。
另一位受邀参观的资本方代表,鹏飞资本创始合伙人任溶则对记者表示,资本和企业本身以逐利为天然属性,这本身无可厚非,是考验的同时也能凸显企业家对于科研成果未来应用前景的眼界,往往一些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潜力在中后期才逐步显现,但往往很多资本坚持到中试阶段就选择放弃,致使一些科研实践由于供血不足过早夭折,这一问题他们过去经历很多。他告诉记者,鹏飞资本目前在军民融合领域投资了3亿元的早期项目,其初衷就是能够助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坚持走完“最后一公里”,最终结果往往收效更大。
但姚镇以自己多年做研发并做企业的心路历程告诉记者,他一路走来见证过很多基础科学研发成果没能走到最后,他的公司算是比较幸运,坚持7年研究应用于传统制造业的传动技术,要不是资本方能熬得住,可能坚持不到今天。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对于如何破解科技创新的“阿喀琉斯之踵”难题,众多人士都指出,化解之道早已有共识,那就是需要从体制上设计一套能够照顾产、研、资本等各参与方利益关切的有效机制,业界都普遍期待有一个可以借鉴的成熟有效模式来复制推广,并且最终上升为整个国家层面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长效机制。
“运河体系”——“中科院模式”的破解之道
就在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就展举行的当天,由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国科控股”)牵头发起,国科控股和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投资企业中已上市公司在北京联合成立“中国科学院上市企业联盟”。该联盟旨在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据中科院秘书长邓麦村介绍,在中科院过往60多年的历程中,除了秉持“顶天立地”理念积极瞄准国外科技创新制高点推进国家一系列基础科学科研重大前沿课题之外,还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依托旗下的国科控股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有效模式。而这些探索,以年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的发布实施,进入到更系统化推进的阶段。
从目前来看,国科控股的探索已经形成了名为打造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运河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三链”联动,打造从IP智本知识海洋通往IPO资本海洋的知识产权平台、双创平台、投融资平台、科技银行保险、创新联盟、产业智库和领军人才等多层次平台。
邓麦村对记者表示,中科院长期探索出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的精髓在于,首先能够理性看待产、研和资本等多层面的属性和关系,能够从源头上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市场需求导向,而非基于研究成果出来后再去对接市场;其次是重视资本链的作用,设立成果转移转化的母基金,目前规模达到60亿元;最后就是从中科院机构设置上,成立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并设立知识产权普惠计划。企业可向中科院申请加入“普惠计划”专利池,签约成功后根据自身需求选定专利池中的2个领域内、总数不超过20件的意向专利,在2年内免费自主实施。后续若有进一步需求,企业还可选择购买专利(每件不超过10万元),或与中科院科研团队开展技术咨询、委托研发、共建实验室等深入合作。
在邓麦村看来,这一系列打法都是中科院和国科控股在长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的最优化组合,未来还将不断优化调整,直至形成一套长效机制。
正式在这一模式的过往实践中,中科院体系助推出了联想控股、科大讯飞、中科曙光、中科三环等分属于各个领域的26家上市公司。
模式之外,这些公司成长过程中都始终传承着中科院的理念和基因,这一点在近两年在人工智能领域倍受复方白芷酊白癜风治疗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