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达人·人物志
工商管理学院
热爱驱动兴趣指引
追寻着科研苍穹下无垠的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追求卓越永不止步
坚韧沉稳醉心科研
日常即远方
他将市场运行规律抽象为模型跃然纸上
他用一道道公式在学术和现实之间搭起桥梁
他就是华南理工大学第十二期学术达人——
谢烽烽
谢烽烽
谢烽烽,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级博士研究生。现参与华南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计划,目前就读于香港城市大学管理科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跨境供应链中供应中断风险。
已发表SCI/SSCI一区论文4篇;目前在投稿论文3篇,其中1篇投往UTD24国际顶级期刊ProductionandOperationsManagement。于《广东政协信息》发表调研报告《关于缓解疫情期间产生的负面情绪,推动工作生活正常化的建议》,报全国政协办公厅,送省委办公厅。
荣誉奖项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国家奖学金
校长奖学金
东北大学本科生国家奖学金
河北省优秀毕业生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
▲谢烽烽的荣誉证书
兴趣驱动
做生活的有心人
似乎总有那么一群人天生对科研怀有好奇心和热情。早在本科期间,谢烽烽就有意识地阅读指导老师的论文,并逐渐从这些论文中产生了一些科研的想法。在大二学年运筹学的课堂上,谢烽烽抓住机会主动和授课老师交谈自己的想法,由此得以开始接触科研。“当时我做的工作主要是数学上的推导,这部分工作不怎么难,也发表了论文,所以对做科研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信心。”也就是那时候起,科研的种子开始在谢烽烽心中生根发芽。
年,谢烽烽进入华南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研一期间,通过广泛阅读文献以及每周组会上的文献分享和汇报,谢烽烽逐渐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同时也深深地被自己研究的内容所吸引。“我们专业和实践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很多时候会得到非常有意思的结论。”这激发了谢烽烽做科研的兴趣。怀揣着一颗好奇和探索的真心,谢烽烽更加坚定了深耕科研的想法,于是在研一期间申请了硕博连读继续深造。
▲谢烽烽在进行学术讨论
谢烽烽有着一双敏锐的眼睛,他总是带着问题思考和看待身边事。商学院的科研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实证研究,即通过提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假设的方式开展研究;另一派是模型研究,通过搭建模型、数学演算、结果分析等方式开展,这也是谢烽烽目前的研究方式。
模型研究要求我们观察业界的现实,提炼出业界的一些独有特征,将这些特征融入到基本模型里面,以此来进行研究。
因此,谢烽烽特别留心生活,每天早晨他都会花一定的时间浏览商业新闻和时事,以此来捕捉一些有趣的研究想法,保持自己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在读新闻的时候要带着问题去读,去想一想事物背后的动机或者逻辑关系,探寻一些研究机会。”如注意到京东物流和沱沱工社两家电商之间多元复杂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时,谢烽烽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并成功在SCI期刊上发表了相关论文。正是这样留心生活、勤于思考的特质让谢烽烽在科研的道路上如虎添翼,乐在其中。
追求卓越
到更广阔的世界挑战自我
为了提升自己,谢烽烽参加了华南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的联合培养项目。谈到香港和内地不同的求学体验,他体会最深的是香港对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高要求。因此,谢烽烽也没少下功夫来适应香港的语言和课程。
香港对博士生基本技能的要求非常高:一是对英语要求很高。因为很多优秀的期刊是用英文写作的,很多学术会议也是用英语去交流。二是对数学知识的考察难度非常大。第一年要上各种数学课程,然后进行考试,只有通过了这个考试,才能继续进行博士生的研究项目,否则是要被退学的。
此外,第三个明显的差异是师生在科研中的不同身份。“在香港,科研需要学生主动提出一些想法,导师在这个过程中会予以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学生是科研的主导者,导师更多的是科研的辅助者和引导者”,正是这个过程培养了谢烽烽对科研的敏锐性和主动性,也让他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追求更大进步。
▲谢烽烽于香港就读期间的课程截图
谈到对香港印象深刻的人与事,谢烽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