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毕业的研究生如何给学位论文做最后修

北京什么医院雀斑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714503.html
无论是在答辩前,还是在送审前,我们肯定有了足够的内容,也知道如何书写学位论文了,包括掌握了本单位的指南要求。然而,不管我们自认为以及导师认为当前的学位论文完美到了何种程度,对论文做进一步的实质性修改是消除遗憾的最后机会。本文介绍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事很小,但意义可能很大。如果你有一个错别字,那么读者记住的可能是:你那个错别字。

经济学、管理学硕论学术辅助!

硕论,只接(经济学,管理学)包过,(有开题,可以1个月内交稿,写作速度和质量超乎你的想象)夏老师

你在未来的职业上升阶段,你的学弟学妹、你的下属或你的同行,有可能会翻阅你的论文。因此,尽可能在毕业前的最后一刻自己查出问题,这样会让自己安心一辈子。

1.小错不小

最小的小错误是错别字、语法和修饰。你可以拷到带有拼写检查的编辑器或工具里,检查这类错误。自己隔数天再阅读,也能查出这类问题。

一个不错的做法是邀请学弟学妹帮你查小错误。他们有时很细心,能给你提供你意想不到的帮助。如果你一句话说得很别扭,他们往往能查出来。

检查引用编号,包括文献编号、图表编号和公式编号的交叉引用是否错位了或者遗漏了。

检查参考文献列表,避免作者姓名、年份、卷和页码等信息错误。任何作者都极不愿意看到你引用他文献时,将他/她的姓名拼写错了。有一个简单的方式来完成这种检查:将一条文献拷入搜索引擎中,那么正确信息会显示出来。

当然,还需要检查可以预想到的其它小错误,比如说一条数据是否没有敲错(包括是否统一了有效数字长度)、单位是否符合国标要求(正体、与数字之间留空格等)。

.补上指路牌——过渡词与过渡语句

缺乏必要的过渡词和过渡语句,是学位论文常见的不足。有时,没有必要的过渡词,读者会很难理解你的意思,更谈不上可读性。

试想想,如果你驱车去某个目的地,一路上没有任何指路牌,你会很难到达目的地。如果你在看节目,没有节目播报人提示节目的接替等,那么整个舞台会极其混乱。

指路牌可以提示距离、等待、直行、减速、弯道、左转、右转、掉头、分叉和道路的终止等。你的文章如同城市,别人看你的学位论文,也需要指路牌,否则不知道往下要说什么。过渡词和过渡语句就是你学位论文的指路牌。

在句子和段落中,恰到好处地(但不可滥用)使用过渡词和过渡语句,可以提示读者你要做补充、给类比与对照、交代时间和位置、给出目的与因果、提示顺序、举例证、做总结和强调等。例如,你交代一个意义相反的结果时,使用过渡词“反之”,那么读者立即理解你的结果意义变了。

常见过渡词

请向上滑动

补充:进一步,而且,并,另外,此外,甚至,又如,同样地,除此之外,另一方面。类比:与此类似,同样地有,同理。对照:然而,仍然,另一方面,相反,反过来,反之,反而,虽然如此,即使如此,虽然,相比之下,同时,尽管如此,否则。时间:与此同时,当时,之前,稍早之前,当前,目前,随后,稍后,然后,接下来,最后,将来,未来。位置:毗邻,在其上,在其下,在其前面,在其后面,在其左边,在其右边。目的:为了,考虑到,为,由于。因果:因此,相应地,于是,结果是,由于这个原因,正因为如此,原来。顺序:首先,其次,接着,再,最后,第一,第二,...,最后。例证:例如,举例而言,比如,比方说,现在用...来说明。总结:总之,综上所述,正如我们所说的,换句话说。强调:诚然,实际上,确实,显然,当然,无论如何,显而易见,无疑,虽然如此,非常重要的是。如果有整体意义的转折或安排,那么需要采取过渡语句来提示。以下是这样的例子:

以上我们介绍了...,下面我们分析...。

现在分四个部分来介绍...。

以上就是...,这些结论将在本文第...章(节)用到。

我们在本文...已经介绍了...,下面使用这些...来完成。

3.检查是否满足学术规范

这一点很重要,出了问题会比专业错误还麻烦。不少毕业生仅仅认为通过查重就够了,实际上学术规范不止这些。如果你写好了论文,自己可以进一步检查是否满足学术规范,以便在最后的存档版本中不存在这些问题。

可以参考莱恩社区图书馆引用指南自查是否有不小心的抄袭(当然,你肯定不会有主动抄袭、造假和伪造等行为)。

莱恩社区图书馆自查流程

请向上滑动

如果使用了别人的工作(方法、结果、结论、观点等),那么一定要引用。

如果使用了自己的一项之前的工作,那么也需要引用自己的工作(本科生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逐字使用了别人的一句话或者一段话,那么需要采用引述(quotation)的方式引用。

如果将别人的一段话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那么至少需要用常规方法引用(citation)。

如果使用了别人的图像或其它形式的非文字形式的作品,也需要引用。

即使你没有上述抄袭现象,也需要将引用的别人的信息与自己的写作与分析相结合,而不能只复制别人的信息。

所有被引用的参考文献必须出现在论文末尾的参考文献列表之中(有的出版物允许部分引用以脚注或尾注形式出现)。

(LaneCommunityCollege.CitationGuide)

你可能发现查重结果中有一片片的红色,一种可能是你复制了别人文章中的信息,另一种可能是某些非正式语句恰好一致。

重复并不一定表明抄袭,有的是合理的重复。

一种合理的情形是,你确实主动复制了别人的一段话,以说明你本来就是要用别人的观点或使用别人表述一个主意的方式。此时,你应该采用引述的方式来复制这段话(见自查流程第3条)。虽然被系统判定为重复,但人工会判定为满足学术规范。

引述方式:如果所复制的话较短,加引号;如果比较长(比如说超出4行),那么应将这段话用不同字体或两端缩进等方式突出。无论什么情况,都需要标注文献来源,且务必指出这段话在原文中的页码(范围)。

另一种情形是,你复制了一段有来源的说明书(别人也放上了这样的说明书,只是在你前面而已)。

4.致谢你在提交学位论文后,可能还会有人对你的学位论文工作提供帮助。例如,前面所指的邀请学弟学妹帮你查错,就是一种帮助形式。在等待答辩的过程中,你还会想起或遇到给你论文提供其它形式帮助的人。比如说,一名论文评阅人给你提了很好的建议,使得你的最终版本改善了。对于这些在致谢中遗漏了的或新介入的帮助者,应该在需要最终存档或公开的论文的致谢中补上。那种“反正都毕业了,写在致谢中人家也看不到了”的想法肯定不值得提倡。虽然如此,不能在致谢中指出谁帮你查出了一个错别字,泛泛地指出有帮助就够了,除非是极有高度的帮助。

5.专业问题

到了目前这个阶段,不太可能还有时间对论文工作进行专业级别的重大调整。但是,检查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具体问题是否有失误和不足还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确实发现重大原则性错误,导致学位论文的整体结论出现系统级别的错误,那么应该立即终止答辩。

如果只是发现局部错误,一种方式是迅速改正,如果来不及改正,那么删除错误部分,保留那些正确部分。

如果有不足,则可以在结论中指出,把不足作为问题提出来,留给以后做研究。

在准备答辩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专业级别的不足和失误,如果发现,应在最后版本中改正,必要时在答辩中声明有哪些改动。

论文评阅人可能也会指出一些专业级别的错误或不足,因此收到评阅意见后应立即纠正。

合理规避五大误区,硕士毕业论文这样写!

经济学、管理学硕论学术辅助!

硕论,只接(经济学,管理学)包过,(有开题,可以1个月内交稿,写作速度和质量超乎你的想象)夏老师

你真的会写论文的“创新之处”吗?这是很多科研工作者经常自我反思的问题!

学术论文“创新性”,犹如它的“心脏”,是论文它“活”着的灵魂,它到底有多重要,每个学术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把好自己的学术关卡,在这里笔者不再予以评价!

通常来讲,每一篇论文撰写的伊始,作者就应该知道自己论文创新点何在!这是每位作者朋友心知肚明的问题。

如果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你的论文写作犹如“盲人摸象”,乱搞一通!严重地说,你的论文写作还没“入门道”。或者说,一开始你的论文没有明显的创新点,说点严重的话,你就是在造就“废品”、复制“重复品”……所以,这一点论文写作初衷,作者一定要把握到位!

在写论文、投递论文中,我们经常遇到别人对文章的评价,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论文内容点创新之处,即创新点在哪里?谨慎言之,你的论文的“可能性创新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因此,为了更好地突显文章内容的价值所在,在论文写作中通常会安排一部分内容来总结它的“可能性创新之处”,让匿审专家,让读者能很快明了地掌握文章的价值所在,以提高论文的审稿发表的概率,促进文章内容的传播。

而且,一般来说,这部分“可能性创新点”的内容会被安排在第一部分的“引言”(introduction)的结尾,或者安排在最后一部分“研究结论与启示”(conclusion)的结尾,也有很少一部分文献将创新点安排在“文献综述”(literaturereview)的最后文献评述里。

但是,正由于论文创新点撰写的重要性,所以在相关内容撰写提炼之时,我们往往忽视了一些重要的撰写套路,需要注意一些经常容易犯的错误。即使不同文章其贡献创新之处不会重叠,存在明显差异,但是不同文章在撰写相关内容时却可能存在明显的共同误区!

根据多年的学习经验,以及遇到多位师友专家的指导,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论文“创新点”撰写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

误区一:重复别人的研究,把别人贡献、创新当作自己的。

错把别人的贡献当成自己的创新!无心地掉入“走别人老路”的误区中!这是很多二流文章撰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是无心的,当然也有的是有心为之。

如果重复别人的研究,这意味着你所作所为做可能都是无用功,想推进顺利发表将是一大挑战!因为你做的事情实际上是件已发生“历史”事件,你把别人的贡献当成自己的了,在相关领域或主题上,前辈们已作了相关贡献创新。

此时,如果你真的想有所创新,你得现在前辈们的肩膀上再走一步!比如,在理论上进行推进延伸、在方法上有所突破、在故事上讲的更好、在证据上更加严谨充实……

误区二:无意中流露自己是大佬,轻易说“首次”做了什么。

开玩笑地说,如果是学术大佬,你在学术论文撰写时可以为所欲为,因为不关心自己的学术论文通不过审核!毕竟,你有约稿的便利渠道。

但是,对于大部分平凡的你而言,还是低调严谨治学,实事求是地转载文章。对于创新点之处,很多作者在撰写创新点时过于高调,或高估自己,喜欢用“首次”的观点论断来看待自己所研究的成果。

换言之,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是学界或相关领域的开创者,是研究问题的首创者。如果随意用“首次”的措辞来撰写你的论文创新点,你的论文会被别人笑点大牙,会被视为不严谨的态度。

所以,作者在撰写创新点时要注意的自己言辞,谦虚严谨求实,不要随意过分高估自己创新贡献,尤其是切记不要轻易使用类似“首次”、“开创”等方面的措辞。毕竟,现有文献资料繁多,个人的收集整理以及掌握能力有限,作者自己可能尚未阅读相关文献。

误区三:轻易地把研究样本的特殊性作为创新点。

何为学术论文的创新之处?这是很多作者还没有完全弄明白的事情,从而容易引发了很多写作问题。笔者认为,学术论文的创新在于三点: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严谨性创新。就大部分的研究而言,研究样本无法难以形成文章的创新点。

众所周知,研究样本只是我们考察理论观点的经验证据。为什么会有实证研究、定量分析?只不过相对于定性范式研究而言,定量分析有“经验证据”的支持,更具有说服力。

所以,研究样本仅仅是一个考察对象,经验证据而已,而且这也是现有实证研究范式的基本要素之一,而不是某一篇论文的特殊性,不足以成为创新掉。为此,在撰写论文时,作者请慎重考虑将自己的研究样本作为创新点。

误区四:创新提炼不够明了,字句冗余。

很多期刊杂志在发表校对论文时,总要求作者注意文章的简明易懂,不要安排过多的冗余信息,毕竟文章篇幅有限,而且还需要一定的阅读感。当然,这一点要求标准,也突出在论文的“创新之处”撰写问题上。

但是,在现实科研工作中,很多论文的创新点在阐述过程时往往字句过度冗余,泛泛而谈,字句简洁易懂性提炼不够。而且,作者表现出明显的科研训练不够,无法辨析出自己的文章相对于已有其他文献的突出贡献在哪里,文献积累不足,语句表达能力较差。

一般而言,学术论文的“创新点”的撰写,往往只安排了一段内容空间来安排它。而且,正常来讲,作者一般会用三句话来概括全文的创新点,即大部分论文只写了三至四条创新之处,具体~字左右,将文章最为突出的三点创新要点展示给读者。实际上,对一篇学术论文而言,能有一条创新之处就能体现其价值所在,而且一般将最为突出的创新点安排且署名在第一条创新点上,将最好的“钢”用在“刀刃”上。

误区五:随意贬低别人文章的不足。

学术发展跟其他社会经验一样,它的传承讲究的是一种谦逊的精神,需要后来者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而不是完全去埋没甚至摈弃别人、前人的贡献!所以,在回顾前人成果经验时,要重视语言表达的严谨和谦逊。

但是,在论文创新点撰写时,诸多文章习惯用贬低别人科研成果不足的语气或表达方式,来间接突出自己文章的创新性。从表面上看,这种方式的确能展现自己文章的独特之处(而不是创新之处),但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过度贬低他人的付出,实际上是一种骄傲心态,高估自己的心理!

要知道,前人的研究成果之所以能得以刊发,其中必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许正因为前人种树的缘故,你才有机会去乘凉,去做得更好!难道这不就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吗?

因此,作者在撰写创新之处时,请勿过于或明显地评价前人成果的不足或鲜明地指出已有文献的错误。除非你已经是一位学界泰斗级人物!当你成为泰斗,勇于揭露错误、指出问题,此举将意义非凡!

因此,以上五点事是大家经常犯的错误,这也是笔者在文章审稿、论文写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有关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需要引起注意。减少这些误区,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尤其是创新之处的撰写能力,对作者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当然,以上几点可能存在不足之处,仅供参考!

最后,笔者赠言:良好写作训练,是论文写作和发表顺利推进的保障!记住:你要多写,多总结,多思考!

学术期刊的知识普及贴

只要一脚踏进了学术圈,那就真的满眼都是北大核心、SCI、CSSCI……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专业名词是指什么?又是怎么评级如何分类的呢?

01

什么是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AcademicJournal)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知网截图。可以看到期刊基本信息、被收录情况、期刊等级划分、期刊影响因子等信息。

0

刊物等级划分

按照注册地划分

?CN类刊物

所谓C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

?ISSN类刊物

现在许多杂志则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所谓ISS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

▲《国家图书馆学刊》知网截图。可以看到CN和ISSN两种刊号。

按主管部门划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并未没严格意义上的或者官方层面的国家级或省级期刊的划分,但部分单位存在这样的认定标准。

?“国家级”期刊

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省级”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统计与信息论坛》知网截图。该期刊主办单位是西安财经学院和中国统计教育学会高教分会,出版地是陕西省西安市,但该期刊是核心期刊,所以也可将其视为国家级期刊。

按期刊质量划分

※这里是你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xt/113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