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年来科研论文写作汇总

写在前面

一年来,通过科研写作,自身能力得到不断得提升!经验告诉自己:将所学科研论文进行整理、归纳,能够在科研能力上有很大提高!

一、科研思维

从最基础的科学问题入手,如何找到一条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是比较困难的。但通过查阅、整理大量的文献,在前人创新性的研究上,通过思考,或许就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科研方案。

例如,于吉红院士、洪茂椿院士反其道行之,合理利用MOF的水解策略,作出了一些列优秀的研究工作。

详见:

于吉红院士贾明君教授Matter

反其道行之:利用MOF的水不稳定性,构筑MOF

介孔SiO核壳反应器以增强催化剂稳定性

洪茂椿院士团队Angew

MOF的水解策略真是太有用了!块体MOFs原位水解为超薄金属羟基氧化物纳米片,以实现高效OER

二、科研写作

如何能够做到凤头豹尾,如何运用有效的科研辞藻打动审稿人/读者,如何针对自身科研工作“讲出个好故事”等问题,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不乏优秀的科研论文写作。相信,在这些优秀的科研论文面前,自身写作水平能够获得极大提升。

例如:

汪国秀Adv.Funct.Mater.:通过封装和受限策略来稳定转换/合金负极,从而实现优异的钾电性能

复旦彭慧胜团队Adv.Funt.Mater.:-60℃超低温下工作的Li-CO电池

余彦王青松ACSNano:通过形貌设计和电解质化学促进钾存储

三、科研合作

正如唐本忠院士经常讲的那样:“UnitedWeStand!TogetherWeShine!”团结合作,在科研工作中十分重要!通过结合不同团队之间的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极大地能够促进科研的进步与发展!

例如:

强强联手!厦门大学郑南峰X傅钢

两个月内连发NatureCatalysis、NatureNanotechnology

这个课题组不一般

半年内连发NatureSustainability、NatureEnergy的王海辉团队

孙靖宇窦世学、刘忠范AEM:杂原子双掺杂石墨中空结构增强钾离子电池动力学

杜菲谷林杨国春NatureCommon.

锂镧钛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

张华谷林CCSChem.:富含缺陷AuPtNi合金纳米结构可实现高效电催化性能

四、科研思考

针对顶刊内相关领域发文的数量,或许能够嗅到科研发展的潜在变化。例如,锂离子电池方面更多是针对机理、回收等方面的研究,而关于性能的研究越来越少。相比之下,锂金属电池蓬勃发展!同样,关于金属-离子电池的研究,钾离子电池、锌离子电池的发文数量正逐步上涨。而关于能源催化领域方面,更多的是在关于单原子如何起效的机理研究上。

换而言之,初级看性能,中级看思想,高级看“故事”(好的故事也得拥有好的性能)。

希望,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科研故事”,越来越多“由0到1”的原创性研究能够尽快落地!

祝愿大家科研顺利!

年8月01.J.N.Coleman组:电池电极的绝对容量与倍率性能之间的量化权衡0.美国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从室温至10℃都具有良好倍率性能的高温锂离子电池体系03.设计厚电极电池的原理、机遇与挑战04.碱金属负极:从实验室到商业化05.从原理上降低电池组BMS管理难度,让电池更健康!

年9月

06.硫化物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的实际评估07.Nature职业专栏:博士不能只培养学术研究人才08.Matter综述: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的材料设计09.正负极容量比对NCA

SiOx/石墨全电池性能的影响10.欧阳明高院士eTransportation:综述锂离子电池衰减的关键问题

年10月

11.充电速度快还要能量密度高?赝电容性材料来实现1.锂电贡献者千万,为何偏偏这三人?看诺奖官方怎么说13.崔屹麦立强Chem.Rev.:纳米线用于电化学储能14.Joule:电动汽车中锂离子电池的回收15.NCM、NCA之后,高镍家族再添新成员NCW16.AEM:无机-有机开放骨架4V高压正极材料17.郭玉国组:通用化学策略改善熔融锂润湿性问题18.AIST:Ti取代的新型P层状氧化物能够抑制氧的损失和结构畸变

19.商用锂电老化机理及热稳定性研究

0.NatureMaterials:纳米尺度上的结晶动力学路径

硅电极表面不同温度下SEI膜分析

1.Nat.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td/98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