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论文怎么写专家如是说

在老师圈,有几句话高频出现,比如:我不会写论文;论文题目我都看不懂;写论文太可怕了!

老师们别慌,解决问题的机会来啦!

10月25日晚,杭州教育科学研究所专家陈万勇老师莅临我校,进行了一次关于如何论文选题与撰写的精彩讲座,为对论文写作感到迷茫的老师们指引方向。本次活动由教学处主任蒋英老师主持。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师要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每个阶段都有成长和进步。如何成为一名成长型教师?避免出现职业倦态的消极状态,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学会思考和探究,思考与探究对于老师的意义不仅是安身立命之本、担当责任之需、工作高效之法、通往优秀之路,更是教师职业的幸福之道。幸福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一种沉浸,而论文写作恰恰能氤氲出让人沉浸的场域。

对于科研写作,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储备材料的意识、发现问题的意识。成为巧妇之前,一定要有丰厚的储备,包括知识储备、资料储备、素材储备。这就要求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平时教学工作中多积累经验,把自己闪现的灵感,看到有价值的资料,或者教学过程中精彩片段装进自己的笔记中,偶尔温故,积少成多。

二、选题与写作阶段:精心选题的意识、编写提纲的意识。在选题过程中强调精简和普适性,贴近时代发展。为了整篇论文具有较强的结构逻辑性,应在撰写内容之前确立好论文整体框架,把握全局,心总有数。在论文写作语言应用上,强调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

三、投稿阶段:打造精品的意识、研读报刊的意识。

那么芝麻怎么开门——论文如何选题呢?陈老师从选题原则、选题角度上给我们点拨。对处于一线的教师来说,选题上强调宜小、宜实、宜新,建议多做实然性选题,少做应然性选题。角度可以是从理论层面,包括从别人的观点中类推迁移、从别人未展开的观点中扩展、从自己的观点中延伸、从阅读中思考和发现;也可以实际层面,包括从日常的教育现象中概括提升、从课堂中来、从学生的问题中来、从讨论和争辩中来、从调查中来……

听了专家指导,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有了前辈的经验指引,希望我们在探索和思考的路上越走越远。

文字:毛婷婷

图片:刘锦华

排版:卢橙橙

校对:徐伟鹏

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td/9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