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鼓励支持师生共创和科研成果转化报名参加中央民族大学第六届“校长杯”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
各学院(系),各位老师、同学:
近年来,我校教务处、科研处等部门及各院系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形成教、学、研、赛间的良性互动,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促进我校师生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先后涌现了《智造面向高色域显示的量子点新材料》、《飞虎教育机器人》等创业项目,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地区优秀创业团队评选活动中均有突出表现。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工作,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和科研成果转化交流的广阔平台,经学校研究决定,于年5月—7月举办中央民族大学第六届“校长杯”创新创业大赛。本次竞赛的最终通知如下:
学校鼓励参加过学科竞赛、课内外实践、公益活动、创新训练、创业实践、科研成果转化、师生共创项目、校友创业公司等的项目团队在已有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参赛。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大赛分为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国际赛道三个赛道。其中主赛道创意组吸纳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的参赛项目,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参赛项目中,若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可以报名申报该组别。
一
主赛道初创组吸纳已经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公司(未满3年)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不含基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可以参加初创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主赛道成长组吸纳已经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公司(3年以上)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不含基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可以参加成长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符合成长组参赛条件的我校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我校毕业校友创业企业,若已获投资万元及以上或者在年及之前任意一个年度的收入达到万元及以上,且尚未参加过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可直接入围本届“校长杯”竞赛的终审决赛环节,请符合相关要求的我校在校师生、校友于年6月14日晚24点前与学校竞赛办公室尽快取得联系。
主赛道的师生共创组吸纳基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或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创业且教师所占权重比例大于学生(如已注册成立公司,教师持股比例大于学生)的项目参加师生共创组进行比赛。“师生共创”是高校老师与学生一起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和产业项目的方式。高校老师进行科研创作,学生负责将科研成果或教学成果进行市场化转化。师生共创是高校科研成果“活”起来的有效方式,有利于实现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二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鼓励学校青年师生“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走进革命老区、偏远山区和城乡社区,聚焦脱贫攻坚、社区创业、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积极将创新创业项目和高校科研成果、师生共创成果用于推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
三
国际赛道鼓励我校外国留学生、海外校友、国外合作高校师生参赛。参赛项目团队负责人需同时具备我校学籍和国外高校学籍,可以同时代表国内外两个高校参赛,相关奖项荣誉可以由国内外两个高校同时获得,鼓励我校的对外合作科研项目、国际科研成果、海外师生和校友科研创业成果参赛。符合国际赛道参赛条件的师生创业项目或创业公司,可直接入围本届“校长杯”竞赛的终审决赛环节,请相关师生于年6月14日晚24点前与学校竞赛办公室尽快取得联系。
(一)参赛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行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
(2)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理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佐证材料。
(二)在线报名
年6月11日—6月14日,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进行在线注册报名,包括创建项目、提交成员和指导老师信息、项目信息、点击报名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择赛道组别类别等。学校将以6月14日晚24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