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科研amp管理科研的新意如何体现

文献简介

今天介绍的是今年2月份发表在美国综合期刊《大西洋》(TheAtlantic)上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该杂志的资深编辑DerekThompson。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销售一切东西的秘诀:如何让东西变得更酷”,文章的核心问题是探索人们为什么会喜欢他们所喜欢的东西?他给出的答案是MAYA原则(MostAdvancedYetAcceptable):极度领先但能被接收,简单说就是“熟悉+意外”。

文中他给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说大卖的商业电影的内容和主题都各式各样,但都有这么一个套路:“一个普通人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用过去的价值观不断努力与尝试但总是失败,经历了这些小磨难之后,主人公价值观改变,最终战胜了终极考验,完成自我升华。”又比如说流行歌曲成千上万,各有各不同,但在灵活自由下也有非常严格的节奏要求:分形式的重复。比如,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主歌重复,副歌重复,主歌副歌编排重复,喜欢还会把整首歌重复播放很多遍。当然,我们的诗词歌赋,很多大牛的演讲也都有这个特点(熟悉+意外)。众多例子中,作者还给了一个有关科研项目申请成功率的研究。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准备了个方案,请顶尖科学家评估这些方案是否能获得国家级科研经费(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结果发现,这些方案里得分最低的是那些最超前最新鲜的想法,大家超级熟悉的方案反而还好一点但也不高,最好的是那些大家很熟悉但又有那么一点意外的方案。

作者在文中也解释了“熟悉+意外”的原理,说这个特点其实是从古至今,无数心理学家、哲学家或者美学家都在探索的现象“曝光效应”:人们追求“熟悉”所带来的安全感,但又对“意外”充满着好奇心。

知识拓展

我相信你读完后,肯定也有很多的感触。这里,我先分享我的三个想法。

1

科研要解决的问题需要“熟悉+意外”

比如以下三篇文献。第一:作者发现大部分围产期婴儿死亡的研究是针对父母的感受以及医护人员该如何支持父母(熟悉),她就研究围产期婴儿死亡对产科医护人员的影响(意外)。第二:职业疲劳的质量性混合方法研究,很多研究都是护士的职业性疲劳(熟悉),作者护理管理者的疲劳(意外)。第三:作者在“母乳喂养在1个月以内新生儿的疼痛性操作中的镇痛作用”的系统综述(熟悉)基础上系统评价“疼痛性操作(足底采血,静脉注射,疫苗注射等)过程中母乳喂养是否有助于减轻1个月以上且1岁以内婴幼儿的疼痛”(意外)。可见,无论是在寻找研究问题时还是在写论文的引言时,我们都要把握到自己的“熟悉+意外”。

2

研究方法的设计需要“熟悉+意外”

科学界就像一个社区,有她自己的语言环境与规则体系,这些规范保证了社区正常运行(科研结果的质量)。我们进入了科学界无论是开展研究还是发表论文,都首先要掌握和遵守这些语言环境和规则体系,其中一大部分就是科研方法的规范。比如说我们之前讲到的“概况性评价ScopingReview”的五个步骤,或者“质量性混合方法研究MixedMethods”的四个基本特征,又或者“综合检索ComprehensiveSearch”的要素。这些都是我们在开展科研过程需要遵守的规范(熟悉),但是,我们有时候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改变这些规范中的一点或两点(意外),比如说概况性评价中也做一个“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很多研究者会将这些方法学的改变单独发表一篇论文)。

3

论文的讨论部分需要“熟悉+意外”

TylerCowen在《大停滞》(TheGreatStagnation)这本书里曾提出过,现在从无到有的创新变得越来越难,更多的或者说几乎所有的创新都是基于巨人的肩膀。那么,我们研究所得到的结果会不会是独一份的呢?我觉得大多数情况不可能。所以,我们在论文的讨论部分要用相关的文献来比较我们的结果,分析哪些结果是与别人的结果相同的(熟悉),而哪些结果又是不同的(意外),并且去分析这些不同结果的原因(熟悉)。

当然,我不可否认,科学的发展存在着质的飞跃,“熟悉+意外”可能会局限了我们的思维,让我们总是跳不出现有的框架,就像FreemanDyson的《反叛的科学家》(TheScientistasRebel)中所说科学原本就是反叛的产物。但我还是相信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需要一个模式来帮助我们刻意练习从而不断提升,希望“熟悉+意外”能帮到你!

小结

最后,我想借用Derek这篇文章中一句比较经典的具有“熟悉+意外”特点的话,“Tosellsomethingsurprising,makeitfamiliar;andtosellsomethingfamiliar,makeitsurprising”。嫁接到科研上,我会说:“新想法用成熟方法去验证,成熟想法用新方法去探索”。当然,最后补充一句,叛逆才是科学家。

科研是常识与幻想之间的一个平衡点。

思考

回想一下,在你的临床,教学,管理或者科研经历,有没有让你感到意外的瞬间?

作者简介

胡嘉乐

“国际护理科学”“文献漫游”栏目主笔。

本科及硕士阶段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师从上海交大博士生导师阮洪主任。硕士毕业医院从事麻醉护理及护理科研管理。现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攻读护理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包括:麻醉护理、疼痛管理及循证转化研究。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哈尔滨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td/2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