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G资料,请猛点这里→G海量资料免费领(石油工程技术资料、专业软件及视频教程、电子书、课件、英语资料等)
欢迎您向身边的同行们推荐 目前,学校已经派出工作组前往当地进行处置。
据消息人士透露,该名遇难老师是学校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根据学院公开资料显示,此次带队的老师李某某是西南石油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从年开始在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主要从事与构造地质学有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构造变形、盐构造及活动构造。
年以来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刊物和国内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来源:成都商报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而滑坡是经稀释土质山体小面积的区域,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水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通常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
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这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最高可达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
在这里给大家一些安全小贴士:
在野外遇上泥石流时怎样逃跑当遇到滑坡时,首先不要顺坡跑,而应向两侧逃离。当遇到高速滑坡无法逃离时,不要慌乱,如果滑坡呈整体滑动,可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当遇到泥石流时,要向泥石流前进方向的两侧山坡跑,切不可顺着泥石流沟向上游或向下游跑,更不要停留在凹坡处。同时,要注意避开河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凹岸,不要躲在陡峻山体下,防止坡面泥石流或崩塌的发生。当遇到崩塌时,要选择正确的撤离路线,不要进入危险区,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者蹲在地坎、地沟里,还要注意保护好头部,不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为了避免滑坡、泥石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农村居民在建房选址时要注意,不要在滑坡体及滑坡体两侧、前缘等地带建房,也不要在已出现地裂缝的潜在地面塌陷区建房。
危害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是冲毁城镇、企事业单位、工厂、矿山、乡村,造成人畜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破坏农作物、林木及耕地。此外,泥石流有时也会淤塞河道,不但阻断航运,还可能引起水灾。影响泥石流强度的因素较多,如泥石流容量、流速、流量等,其中泥石流流量对泥石流成灾程度的影响最为主要。此外,多种人为活动也在多方面加剧这上述因素的作用,促进泥石流的形成。
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峡谷地区和地震火山多发区,在暴雨期具有群发性。它是一股泥石洪流,瞬间爆发,是山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多发地带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半干旱山区或高原冰川区。这里的地形十分陡峭,泥沙、石块等堆积物较多,树木很少。一旦暴雨来临或冰川解冻,大大小小的石块有了足够的水分,便会顺着斜坡滑动起来,形成泥石流。
环太平洋褶皱带(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带、欧亚大陆内部的一些褶皱山区。世界上有近50多个国家存在泥石流的潜在威胁。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哥伦比亚、秘鲁、瑞士、中国、日本。
我国有泥石流沟1万多条,其中的大多数分布在西藏、四川、云南、甘肃多是雨水泥石流,青藏高原则多是冰雪泥石流。中国有70多座县城受到泥石流的潜在威胁。
种类分类1.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
2.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
3.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称之水石流。
按流域形态1.标准型泥石流
为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呈扇形,面积较大,能明显的划分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
2.河谷型泥石流
流域呈有狭长条形,其形成区多为河流上游的沟谷,固体物质来源较分散,沟谷中有时常年有水,故水源较丰富,流通区与堆积区往往不能明显分出
3.山坡型泥石流
流域呈斗状,其面积一般小于㎡,无明显流通区,形成区与堆积区直接相连。
按物质状态1.粘性泥石流,含大量粘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粘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达80%。其中的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亦短,破坏力大。
2.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粘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物在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似“石海”。
以上分类是中国最常见的两种分类。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泥石流的成因分类有:水川型泥石流,降雨型泥石流;按泥石流流域大小分类有:大型泥石流,中型泥石流和小型泥石流;按泥石流发展阶段分类有:发展期泥石流,旺盛期泥石流和衰退期泥石流等等。
遭遇泥石流如何自救逃生?
泥石流以极快的速度,发出巨大的声响穿过狭窄的山谷,倾泻而下。它所到之处,墙倒屋塌下,一切物体都会被厚重粘稠的泥石所覆盖。遇到泥石流发生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要迅速环顾四周,采取合适的措施。一般只要行动迅速,都有逃离危险区段的可能。
采取脱险逃生的办法有:
1.在山谷中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声音或听到警报时,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泥石流的旁侧山坡跑去,不要在谷地停留。在逃离过程中,应照顾好老弱病残者。一定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方向逃生,以及顺着泥石流方向奔跑。逃生时通讯工具不能丢弃,以便与外界联系求助。
2.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
3.一定不要站在泥石流岸边观看,以及躲在河谷旁边的大石头后面。
4.对于旅游爱好者野外宿营来说,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5.泥石流发生后容易引起食品不足、以及水源污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当:食品不足时,应适量进食来维持生命;若食物已短缺,应一边寻找山果等充饥,一边等待救援;水源被污染,应立刻停止使用被污染的水,以免发生中毒现象。
最后希望大家为石油做贡献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重要通知
为了适应不同平台人员的要求,我们团队创建了系列石油技术分享与交流平台,目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