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改革,
是原子能院年的一件大事,
关乎全体职工的切身利益。
如今
在万般期待之中,
薪酬改革总体方案终于来了!
(此处应有掌声)
为何要薪酬改革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核工业创建6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确立了新时期核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为新形势下我国核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要实现由核大国向核强国转变,在关键核科技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实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主要抓手是科技兴核,重要途径是创新驱动,关键保障是人才资源。
2
中核集团年发布新时代发展战略,提出“三位一体”奋斗目标。科研院所人才密集,是中核集团科技创新主体和核心竞争力。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是激发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科研院所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3
薪酬改革是科研院所改革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抓手,是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目前原子能院内存在薪酬分配机制不活、激励效果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院改革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薪酬改革予以解决。
如何进行薪酬改革
01
改革身份管理制度构建用人市场模式
推行岗位聘用制,打破“铁交椅”,因事设岗,按岗聘用,同岗同酬,建立对接市场、流动有序、“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管理制度,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环境,实现用人制度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01建立分级分类岗位通道体系
?构建纵向岗位通道
?划分横向岗位等级
?建立岗位通道体系
?优化岗位通道体系
02
开展全员分级分类定岗
?开展岗位调查
?推进岗位设置
03
实施岗位聘用
?事业编员工就地上岗
?非事业编员工竞聘上岗
?空缺新增岗位竞聘上岗
?落聘人员安置
2
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完善考核联动机制
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打破“铁工资”,以岗定薪、按绩定酬、岗易薪变,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评估、市场薪酬对标和绩效考核挂钩,“事企结合”、“能高能低”的薪酬分配体系,实现“基础科研强保障、科技创新强激励、成果转化高分享”。
01确定各级各类岗位基准薪酬
?开展岗位价值评估
?分类开展市场对标
?确定基准薪酬
02
实施增量薪酬制度改革
?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明确岗位绩效工资构成
?制定岗位绩效工资标准和调整机制
03
明确薪酬分配基本规则
?价值导向、考核分配
?分类管理、因岗施策
→基础科研、军工科研类岗位“强保障”
→应用研究、产业开发类岗位“强激励”
→军工工程类岗位“强保障、强激励”
→管理类、公益类岗位“强化保障、有效激励”
→核设施操作、运行类岗位,核设施运行保障类,后处理类,保密、安全等特定岗位“加强保障、重点激励”
→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通用岗位“适度保障,水平领先”
3
改革绩效考核制度搭建价值评价体系
推行全员绩效考核,打破“铁饭碗”,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多挣多得,建立基于单位、岗位分类管理,以效益和价值为主要指标的考核评价体系,发挥绩效考核“方向标”、“指挥棒”作用,激励员工提高创新效率、创造经济效益。
01搭建全员绩效考核体系框架
?搭建全员绩效考核体系框架,绩效考核分为单位(部门)业务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
?建立科学考核指标体系
?完善绩效考核方式
?强化考核结果挂钩应用
02
建立科学考核指标体系
03
完善绩效考核方式
04
强化考核结果挂钩应用
4
改革激励奖励机制发挥薪酬整体效能
推行全面薪酬管理,打破单一工资激励模式,工资报酬和福利保障相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直接报酬和间接报酬相结合,条件保障和环境改善相结合,多措并举,多元维度,充分发挥全面薪管理整体激励效果。
01高级科技人才薪酬水平上不封顶
02
建立院管领导干部年薪制
03
建立项目全周期激励机制,可与其他专项激励并行执行
04
建立“登高奖励”机制,奖励对象为掌握设计、实验、生产等关键技术、决定核心技术攻关成功的主要功臣或团队,奖励额度上不封顶。
05
建立“工资总额特区”,强化工资精准激励。以军工、科研项目团队或创新团队为实施对象,通过向团队直接、定向投放工资总额,授予项目团队负责人工资总额分配权。
06
加强福利保障
07
改善学习成长环境和条件,改革院培训管理制度,支持科技人才学习深造。
08
拓展员工职业发展空间,持续优化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体系,探索建立员工多通道发展机制。
09
推进建立荣誉、文化等柔性激励机制
10
积极实施中长期激励,形成科技成果转化长效激励机制,探索建立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机制。
11
畅通员工参与薪酬管理渠道,增强薪酬管理透明度,落实职工参与管理权。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