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家苗德岁我学的专业介于文科和理科

中药治白癜风的药有 http://m.39.net/news/a_5943326.html

前两天,中国人民银行上周发表的一篇工作论文引发了社会争议。论文指出,应当“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发展中国家“文科生多”和经济发展普遍不好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

古生物学家苗德岁是《物种起源》的译者、唯一获得“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罗美尔奖”的亚裔教授。科研和翻译的兴趣之外,文学创作也是他常常涉猎的领域。他强调“跨学科思维”的重要,并作为一名“两栖”学者影响着更多的人。他的散文被台湾的中学选作阅读材料。有粉丝说,他的散文比小说好看、帖子比文章好看、英文帖子比中文帖子好看。

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苗老师的文章《如何开启科学思维?》。“在‘质疑’这一点上,各门学科都是相通的。”苗德岁说,“我为什么常说学科的融会贯通是重要的?孩子的知识根基要宽,就像金字塔,底子打得越好,拔尖才能拔得越高。”

如何开启科学思维?

苗德岁口述傅婷婷编辑

本文原载《三联生活周刊》年第44期

苗德岁首位获“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罗美尔奖”的华裔学者,博士后,拥有地质学与动物学双博士学位。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后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年赴美学习,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修,后获怀俄明大学地质学、动物学博士学位,芝加哥大学博士后。年至今供职于堪萨斯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不去扼杀就是一种启发年,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很多年轻人受到影响,纷纷要学科学,我就是这批年轻人之一。我学的进化生物学古生物专业介于文科和理科之间,需要有想象力去用语言描述远古生物。鲁迅说“兵家儿早识刀枪”,我父亲对古典文学很感兴趣,在他的潜移默化下,我小时候背诵了很多古典文学作品。可以说,小时候的大量阅读为我学好这门学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家长做什么,儿童就会跟着做什么。如果父母爱读书,即使不要求孩子看,孩子也会受到影响抓本书来看,因为他有探求的好奇。很多家长自己不爱读书,而是打游戏、玩手机、看电视,那么孩子也会这么做。读书是启发孩子好奇心的关键,父母的潜移默化影响很重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怎么办?至少有一点可以做:让孩子比较容易得到看书的机会。即使父母不读书,也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书,让他有好奇心时,抓起一本书就可以看了。人们常常会问:如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事实上,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观察相当敏锐,因此会问无数个为什么。我在堪萨斯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这里经常会有中小学生来参观,我发现很多孩子会对古生物恐龙感兴趣,他们的兴趣很可能是在看关于恐龙的童书或者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慢慢产生的。跟这些孩子互动时,我发现有的孩子在一些细微方面的观察甚至比我更敏锐。自然历史博物馆图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lw/114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