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哥昨天从市科技局获悉,根据中山市引进建设创新创业科研团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公开申报、形式审查、同行专业网评、实地考察、现场答辩评审等程序,产生第五批拟引进的11个创新创业科研团队名单,并进入公示。
中山市拟引进第五批创新创业科研团队名单(一)“治疗重大疾病的免疫治疗抗体新药的研发与产业化团队”(引进单位: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该团队由5名成员组成,其中博士4名、外籍3人。带头人夏羽,奥尔巴尼分子研究公司(AMRI,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研发和质量部总监,北京大学学士,英国威尔士大学博士,具备十六年国外大型药企制药经验,尤其在新药报批、cGMP生产和质控领域经验丰富;领导参与了30多个药物在美国获批上市。
团队重点从事①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银屑病及银屑病关节炎等)的第二代抗体新药Alphakinumab的临床研究及产业化;②完成用于肝癌和胃癌的肿瘤免疫治疗的双特异抗体新药Confituzumab的II期临床试验;③建设符合国际技术标准的抗体GMP生产基地。
(二)“胆酸类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团队”(引进单位:中山百灵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团队由5人组成,带头人张广明,医药高级工程师,第二军医大学博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后。历任深圳健康元、天津天士力集团、深圳万乐药业研究所所长及总工程师职务。
团队重点基于用人单位现有的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生产基础,开展胆酸类原料药的深度开发和生物法合成药物产业化研究,采用简单的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路线进行胆酸类产品衍生物合成和工业化生产,实现在国内乃至国际首家使用酶法工业化生产熊去氧胆酸原料药。
(三)“重组抗体蛋白研发与产业化团队”(引进单位:中山汉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带头人沈潇,瑞士联邦理工生物工程博士,曾就职于德国肿瘤中心,瑞士联邦理工,ExcellGene公司,年回国创立汉腾生物。
团队重点从事昆虫细胞蛋白表达平台的构建,为国内特异蛋白表达及抗体原料供应提供重组抗原抗体与抗体药的个性化服务。团队计划在中山建设动物细胞培养产品研发中心,建成规模达到L的中试培养平台,为国内外制药企业提供专业的动物细胞产品定制服务。
(四)“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新药研发团队”(引进单位:广东中昊药业有限公司)
带头人陈庚辉,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博士,“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和北京“海聚”计划。
团队主要从事将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皮肤病的1.1类新药苯烯莫德乳膏剂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后续开发和产业化转化,包括对银屑病适应症制剂进行产业转化,并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新药上市后进行药物的IV期临床研究,同时对药物对湿疹的适应症进行II期和III期临床验证,并获得相应的生产批件。
(五)“明阳高端芯片创新团队”(引进单位:中山德华芯片技术有限公司)
带头人张小宾,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曾任职中国东方电气集团;
团队重点研究高效多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的开发与应用,计划完成空间用34%效率五结电池和移动能源用30%效率柔性电池的开发并实现量产。项目使用带隙、晶格常数可调的GaInNAs(镓铟氮砷)四元半导体材料作为五结电池的子电池,且将有望在国际上率先实现该材料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六)“联速物联网远程无线芯片创新团队”(引进单位:中山联速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团队带头人张凯钧博士,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资讯工程专业,具备多年大型欧洲企业移动式无线信息技术和物联网开发经验。
团队项目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远程无线芯片创新研发和产业化项目,重点开发长距离低功耗多节点物联网芯片及其应用系统。
(七)“微型无人飞行器智能操作系统研发团队”(引进单位:中山飞旋天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带头人李翔,年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专业,9年获得德国图宾根大学机器人技术博士学位,在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和飞行器设计等相关领域具有10余年的学习研究和工作经历。
项目团队从事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导航控制系统、地面站操控及大数据应用问题的研究。
(八)“六轴高速高精齿轮机床及其控制系统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团队”(引进单位:中山迈雷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团队带头人林守金,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曾任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年创立佛山市迈雷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团队拟在中山开展基于ARM的嵌入式互联互通的六轴高精滚齿机数控系统及全数控齿轮机床产业化研制,重点开发弧齿锥齿轮数控系统、六轴磨齿机数控系统、六轴滚齿机数控系统、高精六轴数控滚齿机床等产品。
(九)“工业机器人及工程应用创新科研团队”(引进单位:广东华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带头人张铁,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应用协会理事、中国标准化委员会机器人标准化分会委员。
团队主要针对智能机器人及其工程应用的相关产业开展研究,攻克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工业机器人整机关键技术和机器人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研发打磨抛光机、焊接机器人、无人搬运车等新型的智能型工业机器人。
(十)“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创新科研团队”(引进单位: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团队带头人李国锋,西安理工大学硕士,中车永济技术部部长;其他5名核心成员包括1名硕士、4名学士,均为中车永济的技术骨干,其中3人担任中高层研发职务。
团队围绕船舶电力推进产业发展的需求,将高铁大功率交流传动系统引入船舶领域,重点开展内河运输船电推进系统、拖轮电推进系统的研发。
(十一)“环境修复新型功能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团队”(引进单位:中山朗清膜业有限公司)
带头人熊鹰,厦门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
项目的研究方向为水环境修复功能材料,重点围绕适用于水环境修复的膜生物反应器、正渗透等膜分离过程对高性能膜材料和膜组器的市场需求,研究开发基于聚偏氟乙烯两亲性共聚物的低成本、高性能、高强度、耐用型分子组装中空纤维膜材料及膜组器,用于污水处理和自然水体修复。
火炬哥发现这11个拟引进团队的引进单位全部为火炬区、翠亨新区企业。
这11个团队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无人机技术等为主。其中生物医药类占了4个,占比达36%,团队科研实力雄厚。如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团队由5名成员组成,其中博士4名、外籍人才3人。中山百灵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团队由5人组成,带头人张广明,医药高级工程师,第二军医大学博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后。中山汉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带头人沈潇,瑞士联邦理工生物工程博士,曾就职于德国肿瘤中心,瑞士联邦理工,ExcellGene公司,年回国创立汉腾生物。广东中昊药业有限公司团队带头人陈庚辉,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博士,“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和北京“海聚”计划。
(中山火炬发布编辑部,来源中山科技信息网、中山日报)
火炬哥工资已与此赞挂钩
一赞一分钱!
求!打!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