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授科研领域的不断细化,科学研究使教

引言

随着老式学院中研究生院的发展,以及诸如康奈尔、霍普金斯、克拉克、芝加哥和斯坦福等一批大学的新建,他们一开始就建立了研究生院和专业学院,大学要求教师用于教学的时间也不断变化,以至于在一流的学院中,教授花在教学上的时间越来越少。

大学教授仍然不断要求减少教学时间。不那么著名的大学的教师以一流大学的教师为标准,而一流大学的教师则以欧洲大学教授的教学时间为参照标准。然而,即使不同类型的大学,同一所大学中不同的院系,不同职称的教师用于教学和科研的时间都有所不同,也很少有人愿意用全部时间去做某一件事。在美国大学普遍形成这样的观念:教授,至少有部分时间从事教学,部分时间从事科研。他们既是教师,同时也是学者。教授这一职业的其他特征在不同时期先后出现。

在年左右,哈佛大学实行教师学术休假制度,这一制度迅速传播开来,以至于到了19世纪末,其他一些研究性大学也开始这样做,教授每工作7年可以享受1年时间的休假,休假期间保留部分薪水。实行学术休假的初衷是为了保证教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更高深的研究并保持在专业上的领先地位,这一制度因此也成为教师聘用中的一项福利和协商筹码。在20世纪前20年,大学普遍向教授提供学术休假和校内科研资金。一个为教师提供科研资金的例子发生在年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学校当年的预算中包括了用于教师科研的部分资金。

然而,教师薪酬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增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线工人的工资与密歇根大学副教授的一样多。教师专业化意味着越来越多有知识的人,特别是科学家,开始成为大学教师。在上一个时代,最著名的学者大概都是自由职业者,随着大学的兴起,他们成为大学教师。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名美国科学界精英人物中,有多人受聘于15所一流的研究性大学,而另外多人则受聘于其他大学。这一切就发生在艾略特就职演讲后的下一代人中。

艾略特在就职演说中说道:“大学绝不占用任何一笔资金,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学者能够拥有闲暇和财力从事原创性的研究。”无论教师的工作重心如何转变,只有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大学教师才能从事科研。20世纪前10年中,研究性大学的教授用于教学的时间平均是每周6-10小时,比大多数大学的15-18小时要少。到年,大学教师用于教学与科研的时间差距进一步扩大,在那些著名的、财力雄厚的、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大学,对教师教学时间的要求少一些。然而,由于高等教育系统的不断分化,初级学院和师范学院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生师比并没有发生变化,仍在10:1左右。

这一平均数据很好地掩盖了研究性大学生师比的下降以及本科生学院入学人数的增长和课堂规模的扩大。很明显,科研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随着教授科研领域的不断细化,科学研究使教授们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到19世纪90年代,大学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按照不同的学科成立了学系。这主要受到了德国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人们对知识本质的主流看法,以及年轻学者想要在新的领域扬名的雄心壮志等因素的影响。此外,随着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没有精力对课程、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业成绩进行统一的管理。

学系开始分担一部分管理责任,从而导致了学系的形成,因为教授们寻求建立能够履行他们的学术权力的组织,以此抵制那些限制他们时间和行为的不正当要求。学系的建立与大学教师对学术自由的追求不谋而合。现在的大学教师们已经完全接受了德国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和教师自由进行教学和科研的传统。大学的管理者和董事会则不那么热心于学术自由,特别是当大学教师们把学术自由看作是有权提出与众不同的思想观念时,更是引起他们的反感。这种对立不是因为教育观念的分歧,而是因为出于可能影响学院的公众关系的考虑。

学术自由的倡导者把原来自由概念中学与教的自由,扩展为包括保护大学教授发表有关学校管理经营以及其他校外事项的意见的自由。也有很多大学校长持有不同观点,声称自由应仅限在课堂中。由于发生了一些大学教授因发表不同观点而遭解聘的事件,年成立了美国大学教授会。这个全国性的、校际间的协会在其成立初期主要为被解聘或是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成员抱不平。年,美国大学教授会发表了一份原则声明,提出终身教职将能够保证教授不仅仅因为持有不同观点而被解聘。

同时美国大学教授会还建议大学教师应该参与学院管理,特别是在学校管理人员选举和学校教育政策制定等方面。大学之间存在竞争,每个大学都希望能招聘到最著名的学者,同时由于在不同学院从事相同学科研究的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逐渐地减少了在学者发表文章以及言论方面的限制。大学教师在推行终身教职和职业权力观念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之一,就是如何实现教师聘用权力的转移,让大学教师掌控这些方面的重要权力。另一个更加微妙的障碍,就是在评价教师任职标准方面,如何从对宗教和权威的依赖转变为对理性的崇尚。

启蒙运动的理想就是要带给公众正义和平等,让追求真理代替墨守成规。大学的科研、试验和理性探索正是这一理想的体现。教师应该追求真理,这是教师职业的基石。秉持这一信念,教师们争取到了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对公共政策发表看法的权力。但是,由于忽视了教师个人的信仰和信念,“大学变成一个追求虚无缥缈目标的教育机构”。当大学为了追求客观公正的理想时,不仅教授的聘任和晋升主要取决于学术竞争力,而不考虑他们的观点和成见,而且由于认为各种学科知识具有同等价值,因此任何事情都变得可以接受。

这是大学的最佳状态,最终有助于大学教师的权力以及课程的发展。大学教师职业与其他大多数职业不同,因为他们不需要接受州政府的强制检查而获得认可。大学讲师不像医生需要获得医生资格考试委员会的审查才能行医,也不像酒吧调酒师需要通过资格考试,也不需要州政府颁发执照。大学教师根据自己学院的情况自行制定自己的专业标准,由于各个学院的重点不同因此教师标准也不同。其他职业依靠公众认可,大学教师在大学中的地位更多依赖于专业同行对他们的认可。因此,如果大学教师认为有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地位,他们很快就会在大学之间流动。

由于研究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学系的产生进一步促进了大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各种不同的专业协会的成立,把不同学科的成员聚集在一起,因此大家能够进行学术探讨,交流各自的成果,促进现有知识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学院间的专业协会都成立于大学转型初期。从年成立的美国语言学学会,到19世纪80年代成立的现代语言协会、美国历史协会、美国经济学协会,以及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化学学会、美国心理学协会。

20世纪初的5年间成立的专业协会主要有:美国哲学协会、美国人类学协会、美国政治科学协会和美国社会学学会。事实上,这些协会更注重教学而不是科研,全国英语教师联合会就是一个例子。这样,大学教师除了本校的同事以外还有校外的同行,这些专业协会根据全国的专业标准来评价会员的工作。在美国大学转型时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一流的研究性大学的教师都是从在本校获得博士学位的人中聘任的。年,盖格指出,芝加哥大学、俄亥俄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康奈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教师中有1/2至3/4的人都是在本校获得了全部或部分阶段的学位。

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本校大学毕业生被聘为助教,因为大多数初级教师都是根据院系推荐聘用的。而且当教师职位有空缺时,本校学生也有内部人脉关系。另外,由于本世纪初学生入学人数的增长,导致应聘大学教师机会有所增加,产生很多教师职位空缺,但是学系又不愿给外来应聘者机会。到年,一流的研究性大学的大部分教师都在本校完成全部或部分阶段的学位。大多数教授都是毕业后在本校做助教,然后成为讲师,最后晋升为教授。

因为一流大学在本世纪初开始要求聘用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又因为本校培养了大量的博士,所以院系也就留自己的毕业生。在教师候选人的来源范围有所扩展以后,人们才对近亲繁殖开始担忧起来。19世纪晚期,学院才开始实行从讲师到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的职务晋升制度。芝加哥大学开始实行明确的学术职务体系,而后其他大学也很快相继采用。讲师一级的职务的任职期限通常不确定。逐渐地,产生了这样的观念:教授在一定时间内要么被晋升,要么被解聘。

结语

直到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原则声明发表之后,限定初级教师在一所学校的任职时间的做法才被普遍采用。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政策规定:在最长不超过7年试用期后,新任大学教师要么进入终身教职教师聘用序列,要么被解聘。大多数学院都在某种不同程度上实行了这一政策,并写入学校法规、规章和教师手册之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jy/140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