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报道科研培训工作坊第三场全科

12月19日,由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主办、中国医学论坛报社承办的北京市全科医学发展科研培训专项第三场培训如期举行。此次培训的主题是“全科医学论文撰写和投稿技巧”。医院袁申元教授、医院普内科陈嘉林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杜娟副教授、《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部主任刘岚、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王胜锋博士出席本次培训,并担当此次培训的专家讲师,就全科医生撰写科研论文的意识、撰写能力培养、投稿策略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讲解。

“从不会到稍微会一点”

袁申元教授

袁申元教授在“全科医师开展科研渐进式提高的体会”报告中,提起年自己还是医院一位住院医生时写的第一篇文章感慨道,当时也不知道写文章,崔树职主任安排写一篇患者的病历资料,就认真写了,在崔主任的指导下,这篇文章最终发表在了《中华内科杂志》上。袁教授接着谈到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注意到科研的重要意义和写文章的重要性,慢慢的“从不会到稍微会一点”;从课题项目的参与者,逐渐成为北京社区糖尿病研究(BCDS)课题项目的发起人;从“被带领者”成长为“带领者”,带领15个北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研究并带领其在参与中学会做科研、产出科研成果。袁教授强调做科研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社区医生没有大的平台,可以开展与社区常规工作有关的研究或者参与到大的项目中发现子课题进行研究,“有许多题目可以写,只要你用心去想、用心去做”。袁教授还强调一定要坚持科研的真实、创新、可重复、实用,坚守诚信、严谨、坚持的科研精神。袁教授谈到自己以前做实验经常赶末班车的故事,也是想告诉大家做科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科研经验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坚持不懈终会有收获。

“找到热点”,逻辑清楚、简明、规范撰写论文

杜娟副教授杜娟教授在讲述“全科医学科研论文撰写”内容时强调论文撰写时需要注意动笔前的积累和准备。课题的选择要立足于当前的“热点”,是大家所关心而有疑问的科学问题;课题的设计要规范、清楚;还要选择适合的杂志。一般撰写的顺序是在科研过程中就可以撰写方法和结果,由于不同期刊杂志规定的论文格式有些不同,引言、讨论、题目、摘要等可以在选好杂志后再完成,还要注意的是有些杂志对于图表也有一定的要求。杜娟教授强调题目一定要“简洁、明了、准确,反映文章核心内容”;摘要要“高度概括、凝练”,论述清楚“为什么做”、“怎样做”、“发现了什么”和“有何重要性”;关键词要规范。引言要言简意赅,讲清楚三个问题,研究领域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本研究的内容。资料和方法一定要清楚,他人可以明白所采用的科研方法并可以被重复。结果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原始数据和统计分析后的数据要根据阐述问题的需要选择展示,注意图表与文字的结合。讨论部分挑选重要的结果进一步说明并与相同领域的有关研究结果比较,给出研究结论时,一定要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参考文献要注意引用近期文献。

三大退稿原因“选题问题”、“科学性问题”和“写作问题”

刘岚主任刘岚主任在介绍“全科医生医学论文写作与投稿的常见问题”时提到全科医生一定要勇敢的去投稿,分享自己科研成果的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自我提升机会。常见的杂志退稿原因包括选题缺乏创新性、实用性;存在科学性问题,例如研究设计不合理、质量控制不良或缺乏、统计学方法不正确、数据不真实,逻辑不清晰等;写作不规范,格式不符合要求、可读性差、结构层次不清楚以及文字错误等。刘岚主任以一些退稿的案例生动地说明了写稿的注意事项,强调一定要为科研论文选择合适的杂志,认真阅读稿约,规范投稿。刘岚主任还提到一定要注意学术态度问题,科研论文不属于个人作品,一定要严谨、署名规范;禁止一稿多投、一稿两用。投稿过程中与编辑的沟通非常重要,还要认真应对稿件的处理意见,投稿成功的经历可以很好的自我激励。

“全科医生也可以写出很好的病例报告”

陈嘉林教授

陈嘉林教授提到,病例报告中个例报告的撰写属于医学文献的最小单位,可以记录临床实践、积累经验、提供教学,还可以增加临床工作的乐趣,全科医生经过训练也是可以很好的写出一份规范的病例报告的。陈教授讲述了撰写病例报告的五要素是研究疾病的对象、所研究的疾病和状态、为什么会发生、什么时候发生、在哪里,并举例说明个例撰写的思路和方法,在启发式的互动问答中,个例撰写的要求和规范清楚的传达给了在场学员。在文章结构的布置方面,陈教授也给予了很中肯的建议。陈教授特别强调了全科医生可以多多参与文献讨论沙龙,对于专业进步、写作都很有裨益。

“让你的数据会说话”

王胜锋博士王胜锋博士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研究资料的整理、分析和解释的报告,在启发式互动问答中,王老师将引用科研实例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介绍给在场学员。接下来就是对于该项研究的数据整理和分析。第一步,要了解研究数据,收集的变量的数据是否都合乎要求,是否有错误、缺失?第二步,“调教”研究数据,进行变量规整。第三步,“秀出”研究数据,根据变量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描述和检验的方法,力求简约,最简单、直观、真实的展现出来。王老师讲到,数据分析的常见目的包括了估计有关的统计指标,例如率、相关强度;统计指标的可能混杂因素;分析可能存在的偏倚。在解释统计指标可能存在的混杂因素时,王老师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由于录取率在某学校学院间的差异导致学院录取分析和学校录取分析时的性别差异明显不一致。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让看似枯燥的统计学知识鲜活起来。“

在培训课间休息时,不少学员积极向专家们请教,专家们也非常热情地给予了解答。培训结束后,学员们恋恋不舍的表情,满足的微笑,也感染到我们会务组的工作人员。北京市全科医学发展科研培训专项年三期的培训告一段落,我们会再接再励,在明年的培训中做得更好!

《全科医学周刊》编辑姚俊华整理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科医学周刊》每周二出版,主要面向广大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是一份医学专业报纸。全年定价96元,全国统一邮发代号1-。

微读全科宏观健康

全科医学周刊新浪微博:weibo.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皮肤病医院是哪家
白癜风有治好的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jx/16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