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剪刀背后的专利之争

北京白癜风十佳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so_4707905.html
北京时间年10月7日下午,诺贝尔化学奖正式揭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詹妮弗·杜德纳和德国马普感染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埃马纽尔·卡彭蒂耶凭借“一种基因组编辑的方法”成为该奖项历史上第六、第七位女性获得者。据悉杜德纳和卡彭蒂耶开发了CRISPR-Cas9“基因剪刀”,利用这项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极其精确地改变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可谓是基因技术中最锐利的工具之一。而该项技术将对生命科学产生革命性影响,对于研究开发新的癌症疗法以及遗传疾病的治愈可行性都将带来新的可能性。提起CRISPR,又不得不提起一位美籍华人科学家——张锋。他与杜德纳和卡彭蒂耶被人们称为CRISPR三巨头。三人曾是队友,因为专利之争,如今三人却是对手。CRISPR的发展年,西班牙微生物学家弗朗西斯科·莫伊卡指出,细菌和古菌当中广泛存在一种免疫机制,可以记住之前感染过它们的病毒的基因特征,从而展开针对性的防御。而这个研究结论在当时却很难被人接受,直至年,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ClusteredRegularlyInterspacedShortPalindromicRepeats),简称CRISPR这一术语进入大众视野。而莫伊卡也成为CRISPR系统的第一个发现者。新的发现引发了无数科学家的参与,年8月,卡彭蒂耶和杜德娜开始合作,发表论文证实来自化脓链球菌的spCas9蛋白的CRISPR系统最适合做基因编辑工具,并用它成功编辑了大肠杆菌基因。自此开启了CRISPR进军基因编辑领域的新时代。于此同时,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年仅30岁的华人科学家张锋意识到CRISPR的光辉前景。年2月,张锋在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证实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成功应用到了哺乳动物和人类细胞,成为了第一个用CRISPR/Cas9编辑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组的科学家。三人一开始合伙创建基因编辑公司——EditasMedicine,但因谈判破裂,于是三人分成两个阵营,就此开始了有关CRISPR/Cas9的专利之争。专利之争杜德纳和卡彭蒂耶团队先于张锋团队提交专利申请,按理说,其占有的优势非常大。但是由于张锋团队走了专利审核的快速通道,加速了审核流程。于是张锋团队被首先授予了一些重要专利。杜德纳和卡彭蒂耶团队对此肯定不能坐视不管,在年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上诉,却被驳回,裁定张锋团队在其已获准的专利中,拥有将CRISPR系统用于真核细胞的“优先权”,同时也肯定了杜德纳和卡彭蒂耶团队是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关键发明者。年4月,杜德纳和卡彭蒂耶团队再次提起上诉,申请撤销PTAB的判决,张锋团队也就此提出诉讼。年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最终裁定麻省理工学院张锋教授及其所属的博德研究所拥有的CRISPR专利有效,其发明与杜德纳和卡彭蒂耶团队的专利申请涵盖范围不同,不存在冲突,故此维持了PTAB在年2月的判决。对此杜德纳和卡彭蒂耶团队仍无法认可这一结果,而有关两个团队的专利之战仍在继续。虽然杜德纳和卡彭蒂耶在专利之争上吃了亏,但二人在高级学术奖励上却频频获奖。年10月7日,二人共同获得科学界最高奖——诺贝尔奖,张锋却遗憾与此奖擦肩而过。不论结果如何,CRISPR/Cas9技术让遗传病的攻克成为了可能,而科学家们的努力也为更多疾病的治愈带去了无限希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bf/149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