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1215/5117727.html
“人生犹如一条折线,关键就在于那几个转折点上”——高中数学老师的这句话,是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竺淑佳的座右铭。
每遇转折,她不按常理出牌,只听从内心的召唤。在其温婉名字的背后,是勇气与坚韧,是不轻言放弃。
竺淑佳在浙江工业大学念的是生物技术专业,但她当时兴趣并不大。她加入了理论读书会,这是学校最大的学生社团,拥有6千多名会员。后来她成为该社团“总干事长”,在学校是个风云人物。临近毕业,在大家都认为她会从事行政类工作时,她却选择了考研。
“我想做更有挑战的事情。”这是竺淑佳第一次认真思考生物专业,以及自己到底要过怎样的生活。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生理学硕士时,她成为学术报告的常客,还组织30多位同学自学“啃”下了《神经科学原理》。
年,她被公派前往法国巴黎高师攻读神经生物学博士。头3个月,她只做了两件事,做实验和做菜。导师教她做实验,她深刻体会到,细节决定一切,任何一个微摩尔级的离子差异,会导致数据的千差万别。她做菜也颇有实力,有一次请同事吃饭做了30道菜,展示了中国的八大菜系。“做菜和做实验的原理是相通的,通过不断试错,发现最佳配比。”
她经常周末在实验室加班,而导师是唯一来加班的法国人。“他告诉我,自己只是极度热爱工作而已。他让我知道,坚持和热爱是成就一个人事业的关键因素。”
竺淑佳的博士论文获得法国教育部最高等级认证,而她再次站在了人生的三岔路口。如果回国,可以获得一个大学副教授的职位,家人和朋友也期待她尽快安定下来,但她还是选择前往美国做博士后研究补齐短板。第一天到美国的出租屋已是半夜,里面没有家具,也没有水电,春寒料峭中她在地板上睡了一个晚上。她也忍不住问自己,真的需要这样折腾吗?学校在半山腰,需每天坐缆车上山,那段日子,她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仅用了两年时间,成为实验室最快出站的。
她的工作离不开冷冻电镜,年博士后出站时,她又出人意料地就职尚未配备冷冻电镜的中科院脑智中心,因为“这里是学术自由探索的港湾”。此时的竺淑佳步入而立之年,她用“不悔”为兜兜转转的求学岁月做注脚:“或许哪一天,自己的工作可以推进人类医学健康事业的进步,哪怕只是很微小的一步,都是值得的。”
有的抑郁症患者早上刚开了药,晚上就自杀了;还有的患者常规体检并没有什么异样,却在家自杀了……这些事情促发了竺淑佳对抑郁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