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文献来源于网络,侵删,如有写作方面问题,请点 关键词:文献;检索;谋篇布局
高等学校本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四条规定,如成绩优良,“(一)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就会被授予学士学位。其中第二条,就是要求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文科生的科研论文则是科研能力的体现,而毕业论文的写作是文科类本科生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写作是离不开相当数量文献阅读的。
“文献”指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图书、期刊、典章等,是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结果的最终表现形式,是本科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媒介,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应忽视文献的阅读。本人将从文献的查阅与读写上进行个人体会介绍,以期对学习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文献检索要注意方法
着手对一选题进行论文写作之前,都要检索查阅大量的文献。本科生尤其是文科类的本科生在指导老师带领下进行的论文选题,一般大多都已被前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如语言学专业的初学写论文者会将注意力某一语言现象的研究与对比上,这种语言现象的研究来自于《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等,学生选题时也会围绕语言学专业书中的内容去研究。在检索文献时,一部分的内容就是语言学专业中核心书籍是必须要 (一)学会使用专业关键词汇检索文章
在检索文章时,输入的专的关键词汇越少,检索出的文献就会起多,反之则越少。学习者如在查阅文献时,先从少输关键词进行检索做起,扩大自己知识面,再从广度中求深度,逐渐缩小自己 (二)学会以文找文检索文献
在检索查阅文献的时候,还有一种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就是查阅文献中的参考文献,以文找文的按图索骥式检索,可以使研究者对某一课题了解得更深入更全面。一部优秀的文献典籍一定是“集百家之所长,成一家之言”。学习者在学习时, (三)忌拿百度知识当权威文献
本科生在拿到论文时,对查阅文献资料往往都很迷离,以为手机百度一下,就是文献资料,此时还要让学习者分辩清什么是文献,百度词条等网页平台呈现给我们的能否纳入论文中的文献。笔者认为是不能纳入的。因为百度中许多知识科学与严谨性是不够高,往往会有人云亦云之嫌。
二、阅读的文献要注意质与量
中国知网为我们能提供丰富的文献,输入一个关键词,会显示成百上千条结果,信息可谓海量,但如果每一篇都看,笔者认为不是很有必要,我們可以选择优质的论文文献去阅读。像中国知网的页面上有排序提示,有相关度、发表时间、被引和下载四种排序,笔者认为,初学者可以依据论文的被引排序进行,再一个,从被引排序中也要 在保证查阅论文文献质量同时,笔者还认为在阅读的量上也要有保证。读写不分家,古人写诗有“孰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也会吟”之说,其实任何文体的写作都离不开多读,只有多读才能培养出语感。书写课题的研究现状,也必须要多读。对于一名本科生来说,读多少篇才能算多,笔者认为没有上限。但绝对有底限。在我指导初学写论文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只要一名同学能就一课题找也十篇之相关的文献,并对这些文献有深刻认识,那他在写论文时,就能有所突破。
三、做好文献阅读笔记有益于提高文献阅读效果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阅读文献比阅读文学类书籍枯燥得多。但不能学术类论文缺少趣味性,就要放弃。如何将阅读变为有效阅读,笔者认为做阅读笔记是最好的办法。最好的阅读笔记方式有两种:
(一)文章式的阅读笔记
将阅读笔记写成一篇文章,可以加深学习者对文献的认识。在写文章时,笔者认为应该合理设计文章的结构。做为初学者,可将文章结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述文献章节内容;第二部分谈文献内容的学习体会,体会中有新发现、新感想,也可以困惑与不解。新发现新感想是学习者的收获与后期继续学习的基础,困惑与不解会成为学习者向前索取知识的动力。
(二)图表式的阅读笔记
将阅读笔记以图表形式出现,可以使学习者明析文献的脉络结构,从而提高文献阅读效率。此类阅读笔记顾名思义分为图式与表式。
图式笔记以思维导图形式出现,表式则以表格形式出现。在做笔记时,主题信息栏最好将论文的相关信息(论文题目、作者、文献出处)进行标明,以便为日后的科研提供便利参考,按照文献的章节内容下设相应层次的子题栏,并概括填写相关章节的核心内容,忌大篇复制粘贴。
做图表式阅读笔记时,建议设体会栏,所填写内容同文章式阅读笔记。
四、通过书写文献综述小练笔为科研打基础
“文献综述”类文体是当前常见的一种论文文体,是就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一问题将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概述,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文章题目的中心词后常加有“述评”、“的研究”、“的研究综(概)述”、“的回顾与展望”等字样。
在项写科研究项目申报书时,申报表中都有“国内外研究现状”一栏,需要填报者认者填写,其目的是论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研究现状”即是对某一领域当前研究情况的的梳理,可以说是文献综述类论文的缩小版。
文献综述类文章,我们经常会在科研专著中看到,以硕博学位论文居多,如北京大学博硕学位论文为例:硕士研究生孟鑫禹的论文《语言民族主义视角下清末民国的汉字拼音化运动》第二章的标题为《理论路径与相关研究综述》;博士生奇唯美[韩]的论文《程度副词句法语义语用特征及分类研究》中第一章绪论中的第五小节就是《前人研究概述》;博士郑周永的论文《近代汉语有标假设复句研究》中绪论部分的第三小节设有研究概况,其实都是对文献的综述。他们的写作目的正如博士郑周永所说“它们为我们将要开展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对于论文写作初学者来说,如果论文文献读的篇数较多,在内容上又有相关性,可时不时地对自己所读进行总结梳理,有助于加深自己学习所得。进行总结梳理时可仿照文献综述类文体的结构进行。一般来说,文献综述类文章正文结构分为三部分:开篇部分、主体部分、结语部分,本人将结合例文片断,解析其谋篇布局与行文表达:
(一)开篇部分
开篇部分主要解读课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此部分如果是独立成篇的文献综述类文章,则会有“引言”之类的小标题。
1.课题解读。一般放在开篇部分的段首,可以用诠释的方法进行介绍课题;也可以从课题的重要性角度解读课题。如:
①“幸亏、偏偏、居然、简直、反正、毕竟、也许”等副词,传统上称为语气副词。——谷峰《汉语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研究综述》(诠释法进行解读)
②词汇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王文宇《观念、策略与英语词汇记忆》(重要性角度解读)
2.研究目的。表明作者进行课题研究的原因,可以从实践现状中发现问题,可以是研究意义的期望。如:
③以往对语气副词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句法层面上进行的,……希望把该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谷峰《汉语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研究综述》
3.研究方法。表明作者进行科研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如文献检索法,也包括研究内容。如:
④因此,本文从国内CNKI数据库核心刊物的研究成果分布入手,对国内学术界关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成果的重要内容进行分类归纳,从研究成效和不足两个方面全面评价现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建议,以期为学术界今后深入开展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刘祥恒,李德明《中国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述评》
(二)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则是对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逻辑框架和时空框架。
逻辑框架是按照文献研究成果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而成。如学者谷峰《汉语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研究综述》()一文主体部分分为三部分:1.语气副词语用功能的分类归纳;2.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和句法表现关系;3.语气副词语用功能的历时研究、对比研究。每一部分又细分若干小节。作者如此建构文章框架是在阅读分析了大量的文献基础上对文献的一个归纳与总结,使读者对研究的进展一目了然。
时空框架则是依照时间先后与地域的区别进行的建构。如学者陈宗振的《维语方言的研究与展望》一文中,对文献的综述作者也是从第二部分即“二、百年来国内外维语方言研究”开始的,在这一部分作者以分成两部分:1.19世纪末期至新中国建立(年以前);2.新中国建立以后(年至今)。再细读这两部分,你会发现作者在概述这两阶段的研究成果时进行空间顺序的建构,先国外的研究成果再国内的研究成果,也使读者对发展的脉络也一目了然。
行文表达的语句基本模式为:在什么方面,某学者进行什么样的研究。如“而对词汇学习方法研究更全面的则是顾永琦(),他运用问卷调查了北京师范大学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对这些学生所使用的记忆策略进行了粗略描述。”
在行文表达过程,有时会一边概述一边表达自己的看法;有时只做概述,不添加主观看法,主观想法会单独出现在文后结语部分。
(三)结语部分
結语部分是对该课题后期的研究提出建议。
参照众多的文献综述类文章写作方法,笔者发现他们在结尾部分的书写上,首先要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做一个概括性优点肯定,在某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多,在什么方面取得了进步与发展等。常与文章的开篇形成首尾照应。
⑧数十年来,虽然我们在维语方言研究主面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研究的范围和研究成果的深度仍有不足之处。……
1.我国还缺乏标志维语方言学已达到较高水平的各类论著
……
2.方言材料的搜集、保管、刊布、利用还有待于加强
……
3.维语方言研究的深入开展急需有关机构的组织和领导
……
——陈振国《维语方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在阐述文献时,笔者认为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要文题相符。因为我们阅读的文献的内容与我们所 二要表达句型灵活多变,常用词语不宜太单一。“一样话百样说”,针对文献述评中的语句,也同样适用。
三忌成篇罗列文献。“文献综述/述评”顾名思议是要“述”文献的,“述”在这儿可理解为“陈述”“叙述”“复述”“阐述”,是能让读者对前人的成果有个较为明晰的了解,如果只是罗列,是达不到这个效果。对于初学者来说也起不了锻炼的作用。
五、结语
总之,文献的阅读对于初学科研论文的本科生尤其是文科类的学生非常重要,是迈向科研的第一步,如何让文献阅读成为有效阅读,第一要学做阅读笔记,文献的知识信息量大,专业性较强,做好阅读笔记可以理清文章结构,便于理解。第二要时时对阅读过的文献做一梳理,学写文献述评,不能因为文献综述的要求严格而因噎废食,不让学生去触碰,指导老师,也多应鼓励学生去做,从降低文献的阅读量开始,比如达到十篇就可以让学生去尝试去写作实践,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文题相符,让题目尽可能体现文章内容,且忌题目太大。
参考文献:
[1]高明月.近四十年《红楼梦》脂评研究综述[J].三峡大学学报,(9).
[2]赵智慧,陈灿,刘春颖.国内汉语介词研究综述[J].汉字文化,(12).
[3]陈宗振.维吾方言回顾与前瞻[J].语言与翻译,(5).
[4]王文宇.观念、策略与英语词汇记忆[J].外语教学与研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