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为科研献出生命的高校老师,永远值得我

北京治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

11月11日,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一实验室在试验过程中发生爆燃。目前,伤员救治、事故原因调查等工作正在进行。这个事故,让高校老师具有危险的工作氛围又一次展现在网友面前。

高校科研工作者,在外人眼中,是智慧和知识融为一体的社会高阶层人士,他们的研究工作前沿神秘高大,他们的生活也是轻松自由美满,是众多劳动人民羡慕的知识的化身。比如,电视购物广告里的产品,就需要一个“教授”专家抛头露面介绍,才能为更多的大众所信服,虽然这些“教授”都是假的。殊不知,在看似能够发明创造、攻克各类工业难题、服务经济社会等一系列耀眼光芒的背后,高校老师们也为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甚至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夺走”他们生命的方式,有那么多种,让人防不胜防。他们,需要关爱!

一、高校教师在野外工作时带来的死亡

野外勘探遇难

一、年10月17日,中国石油大学地球与科学技术学院地质系35岁讲师贾军涛,在结束研讨会议后,到云南玉龙雪山附近进行野外勘探,当天失联。搜救工作开始。

11月6日,失联20天后,疑似贾军涛遗体于玉龙雪山一悬崖裂缝处被搜救人员发现。

贾军涛妻子称:“他经常去了一个地方,就会背包出去进行勘探。”

二、年7月31日晚,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世琴带4名硕士研究生在新疆阿克苏温宿县开展野外地质考察时,遭遇泥石流,造成含老师在内的4名师生不幸遇难,1学生受伤。

二、高校教师做实验遇到意外带来的死亡威胁

实验室爆炸带来死亡威胁

一、年4月5日,位于徐州的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一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5人受伤,1人死亡。

二、年12月18日,清华大学化学系何添楼二层的一间实验室发生爆炸火灾事故,一名正在做实验的32岁博士后当场死亡。

三、高校教师在努力工作时突发身体意外带来的死亡

猝死

一、年10月11日上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35岁教师赵艳云在华中科大听课时突然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育有一儿一女,女儿3岁,幼子尚在哺乳期。

二、年3月8日早上,广东金融学院金融系51岁的财政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刘某军在公交车座位上晕倒,到场证实已死亡,警方确认死亡原因为猝死。前一天晚上,刘某军和同事研讨教学问题,批改学生论文,回家后依然改卷子,睡觉很晚,第二天又六点多早起,看得出来是很累。

三、年6月6日早晨7点,长安大学33岁的教师刘艳杰乘校车去上课时,突然晕倒,抢救无效死亡。刘艳杰的哥哥刘云飞说:“学校的科研压力大,教学任务也重,可能这让我弟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然后才出现猝死的情况,太可惜、太无奈、太痛心。”

因病死亡

一、年10月6日,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39岁的副教授、经济学系系主任金煜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二、年1月1日,复旦大学42岁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材料科学系教授江素华因病逝世。

四、高校教师不堪各种负担而自杀

自杀

一、年2月19日晚,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青年学者江绪林自缢身亡,年仅40岁,震动学界,令华师大师生与无数网友扼腕痛惜。

二、年9月17日,广州大学一41岁教师邹某,在办公室内以一条横幅悬吊在实验室天花板顶部的铁杠下死亡。

不论何种原因,这些高校老师都是为科研、教学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作为“同类”,我们永远会尊敬和缅怀。

其实,高校老师看起来表面光鲜,实则是活在各种焦虑之中,为了学生学习焦虑、为了家庭生活焦虑、为了项目能不能获批焦虑、为了论文能不能发表焦虑、为了成果能不能获奖焦虑、为了职称能不能评上焦虑......,在焦虑之中,各种意外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大,如何保护好自己,免于在各种压力之下崩溃呢?不说那些心理之类的方法,因为不切实际,只说说那些很随意就能用来解压的“庸俗”办法,大家共勉!

1.喝酒

别喷小编,喝酒的确是减压的一种好方式。遇到生活、科研方面的压力,实验失败了、跟老婆吵架了、孩子上学遇到问题了...烦?那就找学校内外的朋友(哪怕只是表面上的嘻哈关系),到学校周围的小馆子里一坐,痛快畅饮,喝的头脑晕乎之后,回家大睡一觉,第二天醒来绝对会是新的一天(注意,是喝酒,而不是酗酒哦!)

如果一顿酒不够,那就来两顿酒!

2.运动

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在运动场上疯狂跑起来,瞬时忘却一切身外烦恼事,出一身臭汗,当你累了坐下来休息,喘成狗时,也许一瞬间就会彻底对所谓的压力释然了。

实在没天赋?下棋、钓鱼、跑步、健身...走路,总还是会的吧!

3.爬山

在山川之间,你会顿悟,人在亿万年寿命的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既然本来就渺小,那么那些工作学习生活上遇到的事情在自然面前就不算什么了,何必太纠结于它们呢?尽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好结果即可,即使失败也是正常的。

4.旅行

烦了恼了,那就周末短途游一趟,把不好的心情撒到外面。即使科研出差,也可以把时间抽出那么一丢丢,去转转祖国的大好河山,不管是浑然天成的自然风光,还是古人雕琢的人造景观,去一次,心境必然会更静,哪怕只是一时,也有治愈之效。

5.交朋友

聊天是解压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果身边没有可以敞开倾诉的朋友,互联网时代,找个网上的网友匿名交流,倾诉苦闷,善良的网友也会给你宽慰,心情自然会更好。不过,别没事找自己学生哈,容易引起师德师风问题哦!

6.阅读

做为一名高校老师,在别人眼里那就是类似于书呆子的存在,所以,阅读也是自身所带的自然属性。不过,你有多久没有刨开枯燥的专业书籍,去痛痛快快的读一部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了呢?如果没时间,没关系,买几本放在家里,有压力时就读他个几小时,书中的情节、语言、主角会对你有所启发的!

没有过不去的坎,走过这一秒的困难,光明就在下一秒哦!祝福广大高校科研工作者、各类大学的士们,在压力下找到自己的释压办法,共同建设美好的祖国哦!

往期精彩文章

*人民日报点赞高校10种“老实人”,有你吗?

*高校权力场,那些你不知道的内幕!

*中国传媒大学保护崔永元,展现高校风骨,获网友力挺!

*高校官场的那些事,不参与也应该了解,才不吃亏!

象牙小生

客官,在这里支持我们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xt/115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