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40亿元科研试剂耗材交易额,锐竞采购平

科研用试剂耗材行业较为混乱。原来是用传统的多级代理模式进行销售,层层加价造成价格虚高,而科研人员由于无法识别供应商资质,常收到假货、水货。

有别于医疗用试剂耗材,科研用试剂耗材采购还因品种杂、单次采购量低、采购频次高等特点,始终是科研管理部门监管的薄弱环节。

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医院和研究所都希望能够对试剂耗材采购进行规范管理,并对采购员加以约束。

科研试剂耗材行业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谁来解决科研试剂耗材采购问题?

“国家后续一定会不断加强相关监管,这个领域的其他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谈到创立初衷,锐竞创始人兼CEO任间告诉动脉网,国家政策陆续出台后,他就感觉到这是一个发展机会。

抓准机遇,瞄准领域,说干就干。作为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博导,任间当时正在生物信息学领域探索。专精计算机领域的他,决心研发一款专用于科研人员采购科研试剂耗材的SaaS服务平台。

年年初,在下定决心后,任间便带了几个人组成小团队开始着手研发工作。不到半年,软件原型就出来了。此时时值任间受邀去往医院担任双聘教授,负责生物信息学平台的搭建。

在任职报告中,任间提到了他正在做科研试剂耗材采购管理的项目。时任医院的院长徐瑞华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项目。

作为一院之长,徐瑞华主管全院大大小小事务,他对科研耗材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是头疼,但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来处理相关问题。任间的项目让他眼前一亮,他当即表示很看好这个项目,希望医院得到推广和应用。

就这样,在院长的积极支持下,任间的项目有了落地的实际需求。

为帮助任间更快地推进项目,徐瑞华院长还特意安排人员收集院内所有采购需求提供给任间。基于原型,任间带领团队做了针对性的研发。

采购平台医院试运营

年1月,采购平台基本成型,医院使用。随着一轮又一轮的迭代升级,该平台基本上可以满足至少90%以上的用户需求。

该平台采用的是“前店后管”模式。

任间告诉动脉网,“我们的采购平台是一个垂直电商,类似于淘宝、京东,方便科研人员进行采购;背后是一整套的合规化管理系统,把采购整个的流程:从采购到审批到验收,再到财务结算,算是做全了。”

年6月,采购管理平台基本成熟。医院专门制定了相关的采购管理办法,要求全院的科研用试剂耗材及科研服务都通过平台进行采购。

医院的顺利运营,让任间看到了商机。

“如果只是基于院内孵化,平台的影响力始终有限。或许医院的一个采购管理软件。”任间显然不愿止步于此。

“前店后管”模式得到肯定,锐竞诞生

年年底,任间开始寻找一些风投,琢磨着把平台进行商业化。年3月,锐竞公司成立。任间团队拿到了第一笔投资万,由私募基金所投。后来一切的发展都较为顺利。任间认为,他们找准了市场痛点。

公司成立后,首先需要的是人才上的补给。

由于采购平台和垂直电商平台的管理模式类似,锐竞招募了很多在阿里、美团等大型互联网平台工作过的员工,助力平台的运营管理。

在公司管理层人才的选拔上,锐竞更是引入了曾任职于宝洁、惠普、埃森哲等国际大型企业的高管,从战略规划、内部管理、市场推广等方面为公司的发展赋能。部分高管在公司第二轮融资中更是扮演了投资方的角色,带着钱、资源、技术加入了公司,为公司从初创企业迅速迈向正规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医院运营的成功,医院的阵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医院为基点,医院延展,并正式纳入广东省政府采购平台。年,锐竞采购医院管理典型案例。

覆盖全国18个省,

多所高校/医院,超40亿成交额

经过近4年的发展,锐竞采购平台目前的使用人群已经覆盖到全国18个省。以中山大学及其10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贵州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医院、医院、医院为代表的医院已经使用该平台采购了超40亿元的科研类试剂耗材。

锐竞采购云平台截图

巨大的需求,吸引了大量供应商的入驻。经过严格的资质审查去莠存良后,已有来自全国的1万多家供应商入驻锐竞采购平台,上架了1余万种相关商品。品类涵盖科研试剂耗材、科研服务、实验动物、办公用品、仪器设备、电子元器件等。锐竞希望通过促进供应商之间的良性竞争,使科研工作者可以使用便捷的方式购买到物美价廉的试剂耗材。

“我们的平台让相关商品的价格机制更为透明,消除了部分供应商从前可能存在的价格欺诈问题。部分供应商告诉我们,从前这些商品的利润空间能达到30%左右,如今大概只有15%的利润空间。不过,另外的角度看,供应商也并不亏。他们通过锐竞采购平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也提高了交易量。”任间说道。

锐竞采购云平台截图

锐竞采购平台有效地降低了科研耗材采购成本。不过,采购平台却不是公司的核心。与同类竞争者直接拉开差距的,是锐竞的后台管理系统。

锐竞后台管理系统直击传统科研耗材采购痛点

传统采购耗材方式除了价格机制不透明,还往往存在以下痛点:

1.传统审批流程繁杂,每次采购都需要找多个相关负责人签字审批,采购人员往往需要6-9个月才能完成从采购、审批到报销的全部流程;

2.由于科研耗材类商品单次采购量低、采购频次高,科研人员需要高频次去往所属财务科进行采购单的报销,“报销繁”的情况占用了科研人员大量宝贵时间;

3.由于科研经费有总体采购预算,线下分散采购缺乏预算管控,经常会造成采购预算的超支,采购人员报销困难;

4.科研耗材类商品属于消耗商品,消耗情况往往不透明,在验收环节往往出现一些灰色区域,许多收货凭证存在作假现象;

为解决以上痛点,锐竞在后台管理系统的设计上下了大功夫,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从前采购审批战线的拉长,大部分原因在于采购单需要多方领导签字同意后才能进行报销,一般科研单位平均需要4-5级审批,多的甚至需要9级审批。一旦碰上领导出访,审批流程会被暂时中止,因此审批效率低下。锐竞通过全电子系统审批操作,实行电子签名形式代替纸版签字,从而让审批的进行不受领导所在地点和时间上的限制。

该种电子签名具有第三方的公证,和纸版签字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应。只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td/99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