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的话:
本文刊于《文汇报》年9月27日第二版。
毛主席辞世一周年之际,苏德隆的耳边又回响起主席“要好好研究呵!”的熟悉声音。
毛主席,您的教诲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上海第一医学院教授苏德隆
此刻,当我提起笔来的时候,心潮翻腾,思绪万千。敬爱的毛主席,您老人家虽然与世长辞已经整整一年了,但您的伟大形象,还依然屹立在我的眼前;您的亲切教诲,还时刻回响在我的耳际......
毛主席,我毕生不会忘记与您见面的那些最幸福的日子。我曾经先后四次幸福地见到了您,每一次的会见,都给了我巨大的鼓舞和力量啊!最使我不能忘怀的,是一九五七年七月七日这一天。那天夜晚,我突然接到上级通知,要我马上到一个大厦去。我还以为是去听报告,或参加什么会议,但一跨进大厅,有人就轻轻地告诉我:“主席要接见你。”这一说,我愣住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当市委领导同志把我介绍给毛主席他老人家时,主席慈祥地握着我的手,这时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毛主席啊,我看到您是那样地谈笑风生,那样地和蔼可亲,因此一点也不感到拘谨。
编者按:
年7月7日下午,毛泽东主席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接见了科技界、文艺界、教育界、工商界人士约30多人,同他们围桌谈话约两小时,苏德隆坐在与毛主席临近的圆桌对面。
苏德隆时任全国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第一医学院公共卫生系主任,一级教授。根据他的意见,在此次会见后《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消灭血吸虫的年限由7年调整为12年。
这天您问了我很多有关血吸虫病的防治问题,我回答一句,您就微笑一下。我知道,您老人家无限关怀血吸虫病患者的疾苦,无限关怀广大贫下中农的生活与健康,您的心中装着亿万人民啊!当您问我为什么黄浦江上游有钉螺,而下游两岸则没有这一问题时,我不觉脸上一阵热辣辣的,羞愧地回答:“我欠研究,答不上来。”您听了,并没有责备我,却是亲切地鼓励我说:“要好好研究呵!”
毛主席,您短短的几句话,给我们提出了多么深奥的课题啊!我琢磨着:假若能够深刻揭示钉螺的生存条件,了解钉螺的生态环境,不是更有利于消灭钉螺吗?对!这是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确实需要我们好好去研究呀!
就在您这次接见以后,我和另一个研究人员一起,来到黄浦江的上游和下游地区进行广泛的调查,我们依靠当地有关部门和广大贫下中农的配合,对浦江下游地区的土壤性质、水流速度、潮涨潮落等情况做了分析研究,掌握了大量第一性的资料和数据,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毛主席,那时候,我们真有说不出的高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按照您的教导去做,就无往而不胜。后来,我们把调查的成果在一次全国血防工作会议上做了介绍,受到了与会同志们的重视,订出了一些灭螺的原则,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往后的日子里,您那亲切的教诲,始终铭刻在我的心中,给了我智慧和力量。当我在一望无际的江洲芦苇滩上,看到那密密麻麻的钉螺,对此感到无能为力时,耳边就想起了您那铿锵有力的声音:“要好好研究呵!”于是,我增强了信心,和同志们一起探索了湖滩地带大量灭螺的方法。当我发现灭螺药物撒在鱼塘边上,引起饲养的肥鱼大量中毒死亡,新的矛盾呈现在我眼前时,又是“要好好研究呵”这一熟悉的声音,鼓励我去进行灭螺不毒害鱼的方法的研究,解决了灭螺同养鱼这一对矛盾。毛主席,我就是在您的教诲下前进的。我们工作上所取得的每一个进展,每一点成绩,都同您的教诲分不开。
我还记得很清楚,一九五八年十月三日,我从报上读到了《送瘟神》这一光辉的诗篇,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反复诵读,不忍释手。敬爱的毛主席啊,您忧贫下中农所忧,您乐贫下中农所乐。正是在您的领导下,组织了浩浩荡荡的大军,大举向钉螺进攻,只经过了短短数年的奋战,就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我国防治血吸虫病成绩之大,收效之快,世界各国医学界都为此惊异不止。
毛主席,我就是您诗中的见证人。我曾经先后三次来到余江县,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这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在,继余江县之后,许多原来流行此病的县相继消灭了血吸虫。看到这些情景,怎不令人欢欣鼓舞!毛主席,我们这些血防研究人员正由于遵循您老人家的一贯教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依靠群众,联系群众,才做出了一些成绩。
但是,万恶的“四人帮”,蓄意破坏血防工作,国民党特务分子张春桥自一九七〇年窃取全国血防工作的领导大权以后,竟以“顾不上”为理由,长期不召开血防工作会议,又打乱血防组织系统,破坏工作体制,使柯庆施同志生前组织的领导、群众、研究人员三结合的一整套群防群治的组织机构陷于瘫痪,血防工作受到严重的干扰破坏。“四人帮”及其余党还对上海的血防科研人员进行残酷的迫害和打击。这时候,帽子、棍子一齐向我飞舞过来,说我搞血防研究工作是“业务挂帅”、“为名图利”,甚至不让我深入到群众中去,不准我在实验室进行试验研究。我曾经这样想过:不干算了,省得找麻烦。但这时,我耳边又响起了毛主席那谆谆的嘱咐:“要好好研究呵!”于是,我克服了重重阻力,坚持搞研究工作,并决心把毕生精力献给这项事业。
编者按:
苏德隆是世界上首位全面阐明钉螺分布规律、中国血吸虫病生态学的学者,为发现我国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血吸虫病、肝癌等重大流行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控制做出了突出贡献。
年春,受中共中央血防领导小组委托,苏德隆教授带队至全国血吸虫重灾区上海市青浦县朱家角镇开展城镇灭钉螺的试点,以改造环境、消灭钉螺为主的综合性措施,提出了“毁其居,灭其族,防止其流入”的城镇灭螺方针,朱家角镇终于彻底消灭了血吸虫病,千年古镇浴火重生,成为上海著名的旅游胜地,成为我国消灭血吸虫病史上的一个创举。
文革期间,苏德隆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而遭到多次的批斗。他白天在“劳动改造”时偷偷地搞实验,晚上回家读书、研究、工作。文革中他完成了氯硝柳胺防御血吸虫尾蚴的研究,发明了造价低廉的“防蚴衣”、“防蚴笔”。他的生态学观点为血吸虫病防治事业指出了方向。他在20余年中筛选了多种灭螺药物,有效的如砷酸钙、亚砷酸钙、茶子饼等,后来又先后找到杀螺有效、对鱼无毒的乙二胺和尿素。
粉碎“四人帮”,为彻底消灭血吸虫病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毛主席,您教导我们: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我们面临的任务仍然很艰巨。但是我相信,您那光辉的思想,亲切的教诲,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在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决心发扬革命加拼命的精神,积极做好血吸虫病的防治研究工作。您的“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遗愿,一定能实现。
编者按:
因苏德隆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贡献,年他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莱昂·贝尔纳基金奖第二名。
年12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上海市消灭血吸虫病庆功表彰大会,宣布全市消灭血吸虫病。中共上海市血防领导小组追授他“血防战线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记大功奖励。
年4月3日,苏德隆在去调研肝癌与饮水问题的路上突遭车祸身亡,享年79岁。
他以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年4月1日意外去世前两日
为上医80级毕业生的题词
今儿中秋,对月思人人不归......
让我们一起探寻历史,追寻先贤的足迹!
欢迎提供线索,敬请致邮:Suteh_long
sina.儿童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白癜风应注意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