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科研高质量发展国际在线

作者:周文泳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科研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现阶段,已进入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转型期。坚持“四个面向”,加快推进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既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代赋予我国广大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全面认识科研质量的内涵

科学研究是人类以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思维现象等为对象,探索客观事物内在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系统性活动。在科学研究发展历程中,逐渐开始出现专门的学术机构。现代科学产生之后,加速了专门学术机构的体系化和规范化,形成了科学的社会建制,进而形成了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在内的学科体系。

随着人类科学研究加速发展,科学研究质量问题日趋凸现,逐步成为影响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科学研究质量是指科学建制、科研过程和科研成果的固有特性满足科研价值主体要求的程度,表征了科学研究质量特性与价值主体要求之间的辩证关系。

科学研究质量特性包含科学建制、科研过程和科研成果三者的特性。首先,科学建制由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组织方式、物质支撑等要素构成,具有目的性、层次性、集成性、协同性、适应性等特性。其次,科研过程包括研究问题提出、研究方案设计、实施过程、科研产品形成和应用等过程,具有效率性、有效性、可重复性和适宜性等特性。再次,科研成果以科研论文、学术著作、报刊文章、研究报告等进行表达,通过学术期刊、出版读物、报刊、互联网和媒体等载体传播,具有创新性、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等特性。

科研价值主体要求体现科研供方、科研需方和科研相关方的价值诉求。首先,科研供方是科研任务的承担方,包括科研机构、科研团队、科研人员三个层次,三者价值诉求呈现出层次性并各有侧重。其次,科研需方也称科研顾客,是接受科研结果的个人或组织,包括科研资助方、科研委托方、科研用户等价值主体。因视角不同,不同科研需方会提出不同的科研价值诉求和科研要求。再次,科研相关方包括科研合作方、科研管理部门、科研中介和社会公众等,不同科研相关方的价值诉求存在差异并各有侧重,会提出科研供需双方在科研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特定要求。

衡量科研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尺度

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核心理念。科研高质量发展,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td/141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