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轻松聊科研,学术君精选当周顶级期刊文章,以最精炼的话语传达准确的信息,以俏皮的评论与你分享科研的乐趣!
1.大肠杆菌新身份——人造甲基营养型菌株
使不可能成为可能!8月10日,JamesLiao团队在Cell发表题为ConvertingEscherichiacolitoaSyntheticMethylotrophGrowingSolelyonMethanol的文章,通过基因重编程得到可将甲醇作为唯一碳源的大肠杆菌菌株。新的菌株可避免甲醛诱导的DNA-蛋白质交联(DNA-proteincrosslinking,DPC)情况并存活下来。图片来源:Cell
.大肠杆菌功不可没,革兰氏阴性菌抗菌研究再获新突破
大肠杆菌除了在实验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外,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作为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其外膜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致病性和耐药性至关重要。
美国Genentech公司发现内膜蛋白PbgA是LPS信号转导子,并解析其结构,PbgA通过接头结构域与LPS的脂质A部分结合。他们基于该序列设计的多肽可以有效的抑制多种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生长。该篇题为Structureoftheessentialinnermembranelipopolysaccharide–Pb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