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旭,李天鹰长春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摘要:教育科研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策略,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由新手教师、成熟型教师到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重要路径。教育科研成果主要呈现形式是科研论文。但很多中小学教师在科研论文的写作中不能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呈现出来,在写作中表现出选题不准、创新性不足、材料占有不充分;经验总结型的论文多、理论提升少;分析问题多解决策略少、写作格式不规范等问题。本文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相应地提出了提升中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写作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科研论文;问题;提升策略
一、中小学教师进行科研的重要意义英国课程专家斯腾豪斯(Stenhouse)、美国柯恩伦———史密斯(Cochran-smith)和莱特尔(lytle)及澳大利亚的吉米斯(Kemmis)等学者研究后提出,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专业地位、促进学校改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也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规定教育科研是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也表明,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策略。
科研论文是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及科研成果最重要的呈现形式。笔者长期从事中小学科研工作、学报编辑及管理工作,在工作中发现,一线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选题不准、创新性不足、文章结构不合理等。
二、中小学教师在科研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一)选题不合理中小教师在科研论文选题中的常见问题之一是题目的选择较大,常见的如“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浅谈如何有效帮助学困生”“有效教学之我见”等。中小学教师的学术论文多数是教研论文,很多是与自身的教学教研密切相关的,因此,在选题的时候题目选择易小不易大,要“小题大做”。具体来说,可以选择自己的一次课堂教学反思、教育心得体会及教育叙事,也可以写自己的学习心得,在此基础上再与相关的教育理论相结合便是一篇较好的教研论文。常见的问题之二是选题较陈旧,很多问题是老生常谈,选题的时代性、前沿性不强。当然并不是老的问题不宜论述,选择这类题目也可以,但是很多中小学教师在选题之前并不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及该问题的研究前沿,如果你的选题和别人相同而又没有创新之处的话,那研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选题的问题之三是所研究的问题不是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中小学教师工作在教育第一线,他们本身最大的优势是实践经验丰富,是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政策方针等的实践者与检验者,对教育政策方针、教育法规、课改理论等也最有发言权,因此,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论文选题最好,从实践方面论述问题的存在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然而在实际中,中小学教师的选题却有很多是从理念、理论方面入手,如“谈小组合作学习”“质疑建构主义”“浅议翻转课堂”等。由于中小学教师不像综合性大学、师范性大学或教育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那样以理论研究为主,他们对理论方面的研究不是很深入,选择这样的题目来研究论述,其研究结果会显得很苍白。
(二)创新性不足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是要有创新性,如前所述,如果作者对自己所研究的问题尚不了解前人已进行了哪些研究、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不了解前人研究的视角和研究方向及现在的研究前沿,那么在文章中必然是人云亦云,研究的问题也没有价值,所形成的文章也成了我们平时所说的“文字垃圾”。作为工作在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在文章的创新性方面,首先要了解别人都研究了哪些问题,取了哪些成果,如果自己与前人的研究问题相同,那就要从新的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入手。另外,更主要的是自己与前人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提出新的观点则更好。再者,对前人的研究结果是否赞同,如果不赞同则从实践观察及调查入手,推翻或修改补充前人的论述及研究不足之处,这样就较好地体现了文章的创新。
(三)材料占有不全由于中小学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及培训中对科研论文的写作涉及较少,特别是对怎样收集材料并不是很了解,他们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写作,而在写作之前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并不是很重视。有的可能有收集材料方面的意识但不知道怎样去收集材料,多数是到百度上检索一下相关的论述题目而没有到相关的专业网站如知网、万方数据库等进行检索,对相关的科研课题研究及学术专著涉猎不足,有的较新研究问题可能还需要相关的外文资料。不占有相关的研究材料或材料占有不足势必会造成“闭门造车”的局面,使自己的研究只是在重复前人已研究过的问题,自己的研究没有意义、没有价值。
(四)经验总结多、理论提升少实践中发现,多数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论文内容是经验总结式的:有的写成了课堂实录、有的把自己的教案稍加整理便独立成文、有的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更是把文章写成了叙事散文,文章洋洋洒洒、文笔恣意流畅但论述主题不明、不知所云;有的处于领导岗位的教师如校长或教务主任则把文章写成了工作总结或向上级报送的工作报告,有的写成了讲话稿等等,不一而足。这类文章都是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面,没有进行理论上的提升凝练。经验总结是对经验、材料的一般阐述与概括,反映的是事物的个性、矛盾的特殊性等一些现象,个人的主观意象多,具有“此时此地”的特点,不具有“普遍适用”的特点。而我们的研究及发表的论文则要求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反映问题的本质及规律,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具有“普遍适用”的效果。
(五)表述能力欠缺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许多中小教师的表述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能很好地使用书面语言,文中大量使用口语化语言,如在文中频繁使用“老师”“相当的”“可以说”等,还有的文中夹杂方言土语;二是文章结构混乱,有的文章标题与内容不符,出现文不对题的现象,文中论述的内容与文章题目不一致;有的文中拟定的标题与标题下所阐述的内容不能很好地切合;三是文章论证有问题,有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有的论证层次不合理,不能逐层展开论述,论述的重点不突出。
(六)行文不规范不能严格地按照《中国学术期刊技术规范标准》来行文,在文章的标题、摘要、关键词、注释及参考文献上都存在问题。在标题符号、标点符号使用上也有许多不规范的地方。
三、提升中小学教师科研论文水平的策略(一)科学选题科学选题是写好科研论文的前提,中小学教师在选题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