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孙雅琴
近日,“英才计划”山东省管理办公室公布了年度中学生“英才计划”学员培养名单,确定入选年山东省“英才计划”正式学员59人,省级学员18人。青岛有两所高中加入英才计划项目学校,共有21名学生上榜,其中青岛二中入围13人。“英才计划”将在为期一年的培养过程中,为学生提前感受科研氛围、探究科技奥秘、体验学科乐趣打下坚实基础。
英才计划学员到鹏城实验室参加活动
青岛21人入选“英才计划”,师从山大教授
记者了解到,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自年起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项目定位是基础教育普及化阶段精英教育,目的是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赢得激烈的国际竞争储备和输送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主要任务是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全国重点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为高校“拔尖计划”输送后备力量,并以此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
作为“英才计划”项目首批实施省份,山东省“英才计划”主要依托山东大学泰山学堂开展活动,在山大教授的指导下,为学员们提供学术研究和科研实践方面成长的平台。在为期一年的培养过程中,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创新思维,增强学习主动性,使其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具备文献检索、实验研究、论文写作等基本科学研究能力。
此次入选年山东省“英才计划”的学生,均来自青岛二中、山东省实验中学等省内优质高中学校,共有正式学员59人,省级学员18人。培养方向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五大学科。其中,青岛共有21名学生上榜,主要参与生物和计算机两大学科的培养计划。
学员张越跟着山大刘教授做实验
提高科研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青岛二中自年开始成为“英才计划”的项目学校,是青岛最早加入该项目的学校之一,目前共有2名学生参与该计划,今年新入围13人,创了新高。其中级的英才计划学员韩骥同学获得全国优秀营员,级张越同学通过该计划成功入选在俄罗斯主办的“走向未来”青年科学论坛,创造了我省学生参加“英才计划”以来的最好成绩,级刘艺儒同学入围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英才少年科学行活动。
“英才计划”究竟培养了学生的哪些能力?张越认为,“英才计划”与学科竞赛不同,主要提高了他的科研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我从小喜欢生物,加入英才计划后,开始跟随山大的刘相国教授接触到癌生物学,进行了肿瘤耐药基因的筛选工作。”张越告诉记者,有段时间因为疫情,他无法到山大开展实验,就自学了山大的慕课《生物信息学》和老师提供的一些在线课程,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尝试生物信息学的耐药基因筛选。由于和癌症相关的基因非常多,张越一有时间就泡在数据库里,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在凌晨点得出运行结果。最终,他完成了研究课题《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肿瘤耐药基因筛选——以EGFR为靶点的靶向药物为例》,通过全国中学生英才论坛优秀学员遴选,并被推荐进入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遴选。
“二中为我们的发展提升了多种可能性。‘英才计划’让我近距离地感受到生命科学的博大精深,我发现自己原来还能做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未来的奋斗方向。”张越希望自己未来能继续从事生物学的相关科研工作,成为生命科学中的一个细胞、一个基因,为了这个目标他正在不断努力着。
二中科创中心学生日常开展人工智能课程
二中创新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青岛二中创新发展主任赵忠勇介绍,二中历来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重视“英才计划”的选拔工作,自11月中旬起,校内便积极组织高一学生参与新一轮英才计划的选拔活动,通过中国科协的笔试,以及我省“英才计划”培养单位山东大学的面试,一大批二中学子脱颖而出,展示了突出的创新能力。
近几年,青岛二中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了多元平台。率先在全国建设创新实验室群,年,投资近亿元的科创中心大楼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平方米。遵循国内一流、对接高校的模式,建设创新实验室、自主探究实验室、社团活动教室、学生剧场、天象馆等专用教室(功能室)近0间。并聘请曹圣山、宋大雷等9名高校教授、业界专家入驻创新实验室担任特聘导师,为学生搭建科创教育学习和实践平台。每周在科创中心实验室学习选修课的学生达00余人,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达余人。同时,二中合理定位学科竞赛的功能,为学有余力和学有所长的学生开展个性培养。截至目前,二中已荣获两枚数学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两枚生物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百余人获得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奥林匹克决赛金、银、铜牌。
青岛二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硕果累累,也赢得了各界赞誉。清华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石中英曾评价说:“青岛二中着眼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组织模式创新,进一步打通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一体化育人的渠道,为推动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一体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了贡献,也提供了值得研究和借鉴的‘青岛二中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