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的科研意识,引领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推进我区教育科研工作全方位发展,同时发挥基层优秀科研骨干的示范、引领、指导、辐射作用,10月22日杭州市富阳区第二届教育科研指导小组成立仪式暨首次教科研指导活动在富阳区教研中心举行。教研中心主任助理、省特级教师吕立峰,教研员刘金虎、李小红,区科研指导小组成员,杭州市教育科研标兵刘金虎工作室成员,新生代立项课题负责人共四十多人参加成立仪式和指导活动。
建团聚智担使命
教育科研指导小组成立仪式由区教研中心教研员刘金虎主持。刘老师介绍了科研指导小组成立的背景和意义,小组成员择选的原则,宣读了小组成员名单,肯定了他们在各自教育教学研究中已经做出的成绩。同时,刘老师从责任和担当的角度对小组成员提出了期望和嘱托,希望小组成员在高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区教研中心教育科研工作的整体安排,承担起对全区学校(幼儿园)科研工作的引领和指导任务。
教研中心主任助理、省特级教师吕立峰为指导小组成员颁发了聘书。
科研指导小组之小幼组
科研指导小组之中学组
吕老师指出教育科研是实现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力。教师要成长和发展,必须与教育科研产生密切的关联,研究是促进教师不断成长和发展的有效载体。吕老师强调科研指导小组的成立为学校和老师搭建了一个教育科研互助交流的平台,同时也赋予了小组助力富阳区教育科研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希望小组成员树立全局意识、担当意识和服务意识,引领全区学校和老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肩负起提升富阳区教师教科研水平的使命。
笃行实干促提升
简单而隆重的成立仪式后,区科研指导小组成员与杭州市教育科研标兵刘金虎工作室成员分成五组,对区新生代立项课题负责人研修班的十三个课题进行了点对点的指导,帮助课题负责人深度分析课题研究选题缘起,明确研究目标,细化研究内容,梳理课题实施方案,同时解答了负责人在课题研究实施和成果提炼过程中出现的困惑与问题。
因为第一次做课题,我有很多的困惑,虽然认真进行了课题研究,也准备了结题报告,但心中还是非常的忐忑,因为不知道结题的格式对不对,研究的方向有没有价值等。经过三位专家的精准点评,发现自己的结题报告存在着面面俱到但不够有深度、重点不突出、缺乏亮点等问题。三位专家不仅指出了结题报告存在的问题,还帮助我在已做的研究中找亮点、寻突破,从零零总总的竹器械中找到了“竹轮车”这一代表,建议从竹轮车的玩法、外形、游戏类型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总结,让课题更有深度与看点。感谢三位专家老师面对面的指点与带领!
——朱云芳
幼教三位教科研专家对我的课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修改建议。棋数环境的创设可采用可视化图谱。首先让孩子认识棋,哪些是棋数环境,教师如何进行创设,如何把棋改成和数学有联系的,在材料的搭建中如何体现数语。棋数游戏的玩法中,教师可借助任务卡,通过创棋,让幼儿爱上棋,规则、分层放在第二部分。棋数活动的博弈需架构明晰的路径图,分层支持,以强带弱,家园联系。棋数游戏和传统数学操作游戏的优势在于棋数游戏一定是两人的博弈,打破了传统反复无趣操作,也是能够给到孩子们学数学的价值。
——赵沁
课题的撰写肯定是大部分老师最头疼的事之一,而我这次有幸能得到数位专家前辈的面对面指导,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李老师、周老师、高老师等6名专家前辈针对我的课题结题报告,从形式到内容,从目录到文本,都一一作出了详尽的指点和分析。在我这篇“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的结题报告中,专家前辈们指出我对于“对话教学”这一核心概念界定不到位,在具体操作环节上犯了经典的“以课例代替策略”的错误。其实,一开始我还很茫然,自满于自己所概括的支架内容,但在专家前辈们耐心、细致的解说下,我才恍然大悟。随后专家前辈们还为茫然的我指出了不少操作性强的建议,比如调整支架表述,增加设计架构图,梳理策略的逻辑,支架操作要契合“对话教学”等等。真的是非常感谢李老师为我们新生代课题负责人组织的这次扎实有料的培训,更让我感受到了薪火相传的精神!
——汪琼雁
我根据刘主任提出的五个方面对自己的课题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课题报告: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如何来设计研究思路?如何实施?创新点在哪里?最大的困惑是什么?之后,四位指导老师针对我的论述进行了科学论证和精辟指导,从课题提出、研究目标、研究基本框架、研究内容等撰写要求都提出了建议。比如,课题中的每一级标题都应独到、简洁、明了、醒目,以最大限度地抓住读者的眼球。这满满的干货让我受益匪浅。
——陆文青
10月22日是一个小幸运的日子,初出茅庐的我有幸聆听许多大咖对我课题的指导。我课题的题目是基于数形结合推进“小数乘法”的相关内容,老师们从题目的拟定,摘要的关键词与课题中心内容呼应的关系着手,建议我将重点放在数形结合,以点子图,线段图,面积图为载体,用学生学习中的错误资源为出发点,通过对概念的界定、教材的整合和学习的成效等多个维度的组织,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框架。感谢各位老师的点拨,使我收获颇丰。
——曾缘瑾
今天参加了新生代课题成果提炼指导会。很荣幸自己的课题提炼成果能接受区教育科研工作室的夏杭英、郑敏、徐恩、盛华玲四位老师的指导。四位老师分别从教育科研成果的格式、研究主题是否明晰、研究基本思路是否清晰呈现、研究主要价值是否重点“打磨”四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和梳理。通过这次指导会让我对研究课题的缘起、课题价值、课题实施框架和课题报告的格式规范有了更新的思考和认识,也给我指明了进一步课题报告修改的方向。
——颜晓乘
非常感谢李老师组织这样的活动,让我们这些新生代的年轻教师学习到很多。今天课题组的专家们对我的指导,让我印象非常的深刻,受益匪浅。课题组的老师首先仔仔细细的给我们讲解了课题的基本结构,分为5大块:问题提出、研究设计、教学实践、研究成效与分析、后续展望,并对每一块的各小点也进行了一般的结构阐述。同时提醒我们研究小课题时,切口要小,从课堂的一线问题出发,立足于课堂的小问题,而不要大而空泛。针对研究选题,专家老师们建议我调整题目,基于研究内容,结合学生需求建立学习资源库,共享学习资源。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机会和专家们交流。
——廖鹃鹃
非常有幸,这次课题培训得到了刘金虎老师的指导,刘老师对本课题进行耐心细致的修改、提炼、整合,从课题题目、文本结构、研究内容上进行了细致的修改。刘老师建议课题题目调整为《巧选·精选:初中合唱团排练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结构上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合并为“问题的提出”、去掉“研究目标”;课题内容上进行整合,删去“选材、排练上存在的问题”,将“作品选择”整合为两大块,“作品排练”分为六小点、“研究成效”概况为两点等。——李玲
三位导师从课题的题目、文本架构、内容等方面帮我进行了梳理。首先分析了题目中包含的关键词及其概念,然后进行了分析和取舍。接着是课题的架构,导师发现课题三个板块不在同一个维度上,没有显现出课题亮点。她们认真阅读了我的课题,一起分析了课题的核心内容,从核心内容出发,构思课题架构,并给了我两个方案,分别从两种不一样的维度去阐述我的课题内容,包括下面的分支内容也给了不少建议。经过这次指导,我对课题的撰写思路和如何去体现自己的核心内容有了很大的收获,借助自己撰写的课题来展开具体分析,真的是受益匪浅,感恩这次培训!
——包鑫亚
年10月22日下午,在李小红老师的牵头与组织下,我有幸得到若干专家与大咖的面对面指导,对即将结题的富阳区教师小课题研究报告进行了深度的剖析与打磨,收获有三:第一,核心概念与解决问题需要进一步聚焦;微写作,支架教学,三维三析,在原有文本中似乎都有涉猎,但研究都不够深不够透;建议进一步缩小切口。第二,文本框架需要推倒重来。第三,能贴合中职英语学情的教学举措才是亮点与创新所在,有待精心提炼、重点呈现。
——韩芳
区教育科研指导小组将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为核心,以课题指导为方式,致力推进我区教育科研工作,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追寻“教育共富”智慧,推动富阳教育高质量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