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婚,这种发生在电视剧里的戏码,其实在不少年轻人的生活中真实地上演过。因为很多人对看似亲密的关系往往后知后觉,以至于出现了“领证前发现跟对方三观不合”的事,此时,踩下刹车可能是拯救自己的唯一办法。我们采访了三位有过逃婚和悔婚经历的人,面对父母的逼迫和感情中的困难,他们选择了离开。
“因为一个离异男,
放弃了和未婚夫七年的感情”
Cindy,女生,28岁,4年前悔婚
年夏天,我和相处了7年的初恋男友分手了,更准确一点的说法,其实是“悔婚”。
我们是高中同班同学,高二就偷偷在一起了。跟他分开之后,我几乎和以前班里的同学全都断了联系,我没有办法在三言两语之内跟大家解释清楚我的心路历程,甚至直到现在,我都无法在心里原谅自己。
分开的直接原因是我在英国读书期间“出轨”了,我明白在道德层面上我没什么好为自己辩解的,但这两年我也一直在反思:为什么我在有一段那么稳定的亲密关系的情况下还会喜欢上别人。
我并不是一个不能忍受异地恋距离的人,大学四年,跟初恋在不同的城市读书,很多个日日夜夜都是靠打视频电话过来的,从来没觉得时间和距离会成为障碍。
所以,当我工作了一年提出想去英国继续深造的时候,初恋和他爸妈从头到尾都没提出过半句反对。“我们四年异地都走过来了,还怕这一年异国吗?何况,你现在可是我未婚妻哎。”
我们是大学毕业半年后订的婚,那时候刚工作没多久的他,拉着我去全市最好的商场里挑戒指,他说,“以我现在的经济能力没有办法给你最好的,但结婚时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Tiffany的那枚戒指,是他第一次完全用自己的工资给我买下的礼物,“戴上它,你就是我未来家的女主人啦。”回想那个时候,真的是生活在天堂一样。
初恋男友是那种,人生每一个阶段都踩在鼓点上的人,升学、工作、恋爱,都按部就班。一路走来,他都是幸运的,只要自己稍加努力,便不会踏空一步,他的家庭会在背后为他助力好一切。
我原以为,我也是他人生规划中的稳定一步,不会出现什么意外,直到我遇见现在的男友。他大我8岁,很早就定居英国,之前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这样的男人,在认识初期我都谨慎地保持着距离,除了对他之前经历的一点点好奇,我从未有过任何想法。
大概,这种好奇心本身就是“原罪”吧。来自对方的邀约,我每拒绝3次又会答应1次,然后那1次的相处,又会碰撞出新的火花,如此循环往复。
距离毕业还有三个月的时候,我有点无法忍受内心的煎熬,狠下心买了张临时回国的机票,想要当面跟初恋男友摊牌。
他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在机场等我,我也像过去那样,给他和家人准备了礼物。但那一整个飞行航程,我都在酝酿要怎么跟他说,可真正见到他的那一刻,我在心里排演了无数遍的台词却一句也说不出来。
跟他吃饭的时候,我全程都在走神。在街上的一角,我也是突然就冒了一句:“我们就到这里吧。”他刚开始没缓过神来。但对我来说这七个字,说出来有千斤重,也是我为初恋画上的句号。我一直觉得,结婚这件事,需要一点“奋不顾身”,有时候准备着准备着,那个最合适的时间节点就过去了。
“离家出走,
是为了活的更好”
汹汹,33岁,女生,5年前从家乡逃婚
其实这个事,已经过去有五六年了。我始终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个逃婚的人。
大致在5年前吧,我那个时候还是28岁,因为家在农村,也算是年龄比较大了。爸妈那个时候就有点着急了,因为我有个弟弟,跟我差不多年龄,也没结婚,我妈恨不得要把我从家里赶出来,说是找个差不多的结婚就算了。
但作为女孩子,我真的不想成家过日子,每次被他们催,我都压力特别大,28的农村女人,谈对象其实不难,但村里的那些男人们,唉,怎么说呢,就是要娶个给你操心家务、勤快的女人。女人没有挑选的余地,说实在的就是能过日子,四肢健全能生娃就行。大多数都是一个村的或者临近村的结个亲家。但我就是说不出的不喜欢,想出去到大城市看看,虽然高中也没毕业,但怎么也想见见世面。
在村里,他们都叫我“汹汹”,说我性格脾气大,我妈也跟我吵的很厉害,最后我硬是跟我妈吵架换来了一张去上海打工的车票。
在上海,我在一家酒店做保洁,做的还行,因为高中毕业就没啥工作经验,也就这样了,不过家里人三天两头就来催,隔年春节回家后,我妈就动员亲戚跟我做工作,说不让我出去干了,“女孩子家家的,出去丢人现眼的。”让我在家干活,照顾生病的爷爷,无奈之下我答应了。
那段时间我的生活其实是走下坡路的,因为做家务农活很累,整日里被村里那几个街坊邻居念叨,再加上和家里人关系不好,每天心情都很沉闷。后来相亲介绍对象,居然都碰到了以前小时候玩过的男孩子,见面时,我才知道人家早已经在城里买了房,回家来也是父母安排的,人家肯定也看不上我。
最后,在我妈和隔壁村的一个婶婶的安排下,她们给我安排了一个隔壁村的男人。在订婚前,我跟他见过一面,他比我大两岁,原先去广州打过工,后来因为钱被骗了,两手空空只能回家,长相还可以,但说话少,性格也内向,特别容易害羞,跟他见面他一直就笑眯眯的,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