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在科研项目管

北京好治疗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c/140106/4322698.html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科研领域的重视,党中央、国务院聚焦完善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相继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旨在赋予科研工作者更大自主权,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同时新时期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项目管理从重数量、重过程向重质量、重结果转变[1],也对科研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笔者从科研财务助理管理的研究背景、必要性、职责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了科研财务助理现状与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旨在更好地建立健全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发挥该制度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一“科研财务助理管理”模式

1.1研究背景: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50号,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提出“科研财务助理制度”这一概念[2]。经过近三年探索,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和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初步建立相关科研管理制度。其中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使科研人员集中时间和精力,专心做科研,促进科研事业可持续发展。

1.2科研财务助理的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住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在广大科研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意见》中明确指出:“创新服务方式,让科研人员潜心从事科学研究”和“项目单位要建立健全科研财务助理制度”,从政策层面明确了科研财务助理的必要性。

科研项目评审、科研人才评价、科研经费报销、科研仪器设备采购、实验室管理、档案管理等繁杂事务,挤占了科研人员的潜心研究的时间。为进一步释放科研工作者的精力和创造力,学术秘书应运而生,负责协助团队负责人完成实验室资产管理、项目进度追踪、科研档案整理、对外协调、经费报销等工作。但由于专业能力有限,学术秘书减轻科研人员负担的作用在项目财务管理领域难以发挥,从实践层面催生了科研财务助理。

二科研财务助理的职责

《意见》指出,科研财务助理应当“为科研人员在项目预算编制和调剂、经费支出、财务决算和验收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

2.1编制和调剂项目预算:编制预算是科研项目申报阶段的核心内容,科学的预算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减轻后期预算调整工作。科研财务助理应与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充分预计项目的实际需要并细化各项费用科目。同时跟踪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反馈预算执行率并设置超支预警,确有需要时协助课题负责人及时调整科研经费预算。

2.2经费支出审核:使用科研经费是科研项目执行阶段的核心内容,贯穿于科研活动始终,与每一个科研工作者息息相关。但是开支容易报销难,不熟悉报销流程的科研人员可能出现返工数次的情况,不了解经费开支政策的科研人员甚至会因为列支不当而无法报销。科研财务助理作为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的纽带,应向科研人员普及经费开支范围和报销流程,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和单位内部管理办法开支项目经费,协助其整理和填写相关票据,并将初审合格的单据报送财务处室,与财务人员对接沟通。

2.3财务决算和验收:财务决算是科研项目验收阶段的核心内容,事关本项目的结题及新项目的申报。科研财务助理应协助课题负责人梳理经费开支明细、清查采购资产、编制项目经费财务决算报告、比对项目预算自查有无影响财务验收的事项,同时配合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顺利完成项目的结题验收。

2.4其他服务:

2.4.1资产管理:科研财务助理应在资产预算编制、采购、实物管理和处置等环节提供专业化建议,熟悉采购渠道、采购流程,合理评估资产购置成本和使用效益,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项目组以及单位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

2.4.2降低沟通成本:科研过程涉及课题项目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三部门的高效协作是科研项目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但三部门的工作性质大相径庭、职权相互制约,往往导致科研工作者和行政人员间发生摩擦而心存芥蒂,不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科研财务助理作为科研人员和行政人员的沟通桥梁,可以准确地了解两者的需求,引导双方建立信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降低沟通成本。

2.4.3政策推动:科研财务助理,兼具科研管理和财务管理能力,因而在收集和宣传科研、财务新政方面有着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无可比拟的优势。财务助理既要利用广阔的知识渠道,协助科研管理部门制定负面清单[3]、修订管理办法,又要利用与科研人员、财务人员的沟通便利把政策传达好、落实好。

三科研财务助理现状与问题

3.1人员构成欠合理:目前专职财务科研助理数量尚少,主要由学生、科研人员、学术秘书等兼任科研财务助理的职能。未建立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的项目组,存在委派实习生或项目组成员的带教生代办报销事宜的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是否聘用科研财务助理的项目组,在经费不足、人员紧张的条件下,多指定组内某一科研人员汇总该项目组的报销单据提交财务处室;已建立科研财务制度但未设置专职岗位的单位,多由项目组的学术秘书兼任该职务。

3.2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职财务助理人数较少,多由前述人员兼职或转化而来,造成了财务助理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学生和科研人员的工作重心偏重科研,其精力和专业能力决定了其仅能胜任“报账员”的角色;此外,学生的流动性较大、培训成本较高,而由科研人员兼任更是违背了《意见》的初衷。因此应逐步减少由学生和科研人员兼任科研财务助理的情况。学术秘书除实验室资产管理、项目进度追踪、文字档案整理、对外协调等繁杂事务外,还要肩负部分科研财务助理职责,难免工作积极性不高。较前两者的优势在于,学术秘书更易接受财务管理相关知识,且与本职工作较易兼容。因此,条件不允许设置专职财务助理岗位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由学术秘书兼任或转岗为科研财务助理。

3.3待遇偏低:科研财务助理的待遇普遍偏低,以年某研究所招聘的科研财务助理为例,招聘公告明确科研财务助理岗位的薪资待遇原则上不超过单位所在市社会平均工资的%,首次聘用最高不超过市社会平均工资的%。经统计,年,该市所属省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元,约为社会平均工资的1.26倍,而年该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元,故推测年该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约为.14元[4]。进而推算出,上述招聘公告中科研财务助理岗位的薪资待遇原则上不超过.50元,首次聘用最高不超过.80元,明显低于该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工资。

3.4服务意识欠缺:科研财务助理本质上是科研辅助人员,但岗位定位模糊导致其未能明确工作职责和角色定位。若由学生、科研人员、学术秘书兼任,受限于时间精力和专业知识,无法提供贯穿科研过程始终的专业化服务。此外,不合理的绩效考核、薪金待遇和晋升机制都不利于提高科研财务助理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意识。

四改进建议

4.1明确职责,提供专职岗位:单位应建立健全科研财务助理制度,从政策层面明确该岗位的定位和职责,宣传其优势和重要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设置专职科研财务助理岗位。

4.2优化聘用方式,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目前该岗位的聘用方式主要有:单位行政处室统一聘用,项目组自行聘用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式[5]。建议采用由财务处室统一聘用,受聘者与项目组双向互选的方式。《意见》增加了可用于人员绩效支出的间接费用比重,并明确作为科研辅助人员的科研财务助理可以列支劳务费。这进一步为由单位保障基本工资,由课题组从劳务费和间接费中列支绩效工资的做法提供了可能性。该方式既能保障科研财务助理工作的客观性,又有利于增强其在课题组的归属感;同时,在保障财务助理薪资水平的前提下,较前两种方式分别减轻了单位和项目组的经费负担。

由于科研财务助理岗位的特殊性,不论按科研人员还是按财务人员的标准对其进行考核皆有失偏颇。建议与上述聘用方式保持一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权重,采用单位行政考核和项目组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量化考核。

4.3重视能力培养,全面提升科研财务助理素质:丰富的科研管理和财务管理知识,有助于科研财务助理更好地履行职责。一方面,科研财务助理应摆正心态,主动汲取知识,紧跟科研、财务新政,确保熟练掌握预决算编制、经费支出管理、项目进度管理等技能;另一方面,单位应明确建设一支高素质财务助理队伍的战略目标,为科研财务助理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和学习环境,鼓励其参加业务培训、政策解读、科技论坛等活动,提高其业务能力、政策水平和科学素养[6]。

4.4深化服务理念,推动业财融合:科研财务助理的定位是专业的科研辅助人员,既需要了解科研过程对财务的需求,也需要与科研人员积极沟通以传递财务对科研过程的约束[7]。其角色的双面性决定了科研财务助理除辅助科研人员编制和调剂项目预算、审核和报销经费支出、完成财务决算和验收外,还应当在资产管理、降低沟通成本、政策推动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推动三部门高效联动。科研财务助理应当牢固树立服务科研工作者的理念,承担起业财融合的责任,推动融通科研全过程信息平台的建设。

五结语

科研财务助理对减轻科研人员工作负担、促进财务报销工作效率、为项目组和单位开源节流和实现科研管理业财融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单位应明确科研财务助理的岗位定位,重视对财务助理的培养,打造精通科研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Z].-07-18.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Z].-07-31.

[3]郭舜民,陈姝彦,余晶晶,陈刚.科研管理在基础医学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中的使命担当[J].福建医药杂志,,41(03):1-4.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5]杨维强.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建设探讨[J].新会计,(12):20-22.

[6]郭金超,吕凤琳,沈利冰,高立志.研究型大学高水平科研助理队伍建设研究及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36(10):82-86+93.

[7]孙淑娅,国长青,王亚群,钟彩霞.基于业财融合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齐鲁珠坛,(05):8-11.

作者简介

唐严,女,毕业于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年参加工作,助理会计师。获“年度院优秀团员”“年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省医科院微电影

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院成立于年。为省属独立性公益型科研机构,现有在编职工6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研究生学历2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福建省优秀人才2人,福建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福建省卫生计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设有免疫研究所、药物研究所、医学情报研究所、《福建医药杂志》编辑部、门诊部、实验动物中心、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医学科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药物应用基础研究、新药和生物医学工程研发、医药科研项目外包服务、精准医学诊疗服务、医药卫生查新、查重咨询服务和《福建医药杂志》编辑出版工作。

拥有临床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卫生部(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中药制剂和中药药理国家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福建省科技厅批准的福建省医学测试重点实验室、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验收合格的PCR实验室、福建省动物实验管理中心通过的SPF级实验室、福建省新药药理研究基地、福建省明正司法鉴定所、福建省药物研究与开发中心等一批科研平台。

福建省医科院业务科

愿景:领军人才济济,科研硕果累累。

使命:用心服务,造就充满创新活力的科研管理生态!

核心价值观:创新、精进、协同、慎微

Vision:Agalaxyofacademicleaders,Alotofscientificresearchachievements

Mission:Attentiveservicemustcreatetheecologyofscientificresearchmanagementfillingwithinnovationandvitality

Corevalue:Innovation,Enhancement,Synergy,Cautiousness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jy/98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