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本文作者:毛浩然教授,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TranslatingChina执行主编,世界汉语修辞学会会长,中国比较修辞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副会长,20多家SSCI、AHCI、CSSCI期刊审稿人和编委,国家社科、教育部社科、中国博士后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国防科技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出版社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大中小学英语教学大赛点评专家,《语言文字应用》英文审校,福建省特邀外事翻译。在CognitiveLinguistics,JournalofLanguagePolitics,DiscourseStudies,DiscourseCommunication,InterculturalPragma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当代语言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90多篇,出版专著、编著和译著10部,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社科、福建省社科等10项课题。获评“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和“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先后承担20多门本科与研究生课程,在学生评教中屡获优秀教学奖。此外,还创建了全国十大公益教育网站“浩然考试网”和8家官方教育网站。
一、科研论文的三种境界
科研旨在探索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未知规律。说起来貌似高深莫测,其实,生活之中处处是科研,从猜测幼儿不完整语句的意思到中小学生进行的研究性学习,从如何高效记忆英语词汇到如何驾驶才能兼具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甚至于对男女择偶标准的讨论,都遵循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范式。从初学入门到登堂入室到卓有建树,我们不妨把科研论文划分为三种境界。
先来看一组数字:……。从这组数字中,我们能推断出后续的数字吗?能根据这些数字提炼出什么样的规律呢?
1.初级境界:述评或初探
知道这组数字都是奇数,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并懂得把后续数字一直罗列下去。这一境界相当于科研论文写作中的综述类或述评介绍性的论文,或者是简单的“张三说,李四说,王五说,我认为”式的论文,抑或是一些“浅析、浅谈、浅议、初探”类的粗浅研究。这些研究也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在引进国外新的理论或在科研入门筑基阶段,很有必要,但毕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研究性成果,所以“此地不宜久留”。
2.中级境界:研究性成果
能够分析抽象出一个很有解释力和规律性的公式,如:前N项和=N平方。这个公式非常简洁且解释力强,具备预见功能与应用价值。这一境界相当于科研论文写作中的研究性成果,能总结出一个规律性的东西(规律性的东西往往是简单的),并且这种规律性的东西具备一定的解释力与普适性,成果有一定的被引频次。这一境界是大部分学者均应该达到且经过努力有能力达到的境界。
3.高级境界:系统性创新
能从一个表面上看起来简单的现象中分析抽象出一个极具解释力的模型或定律,在该研究领域中实现系统性创新,并可用于其他理论研究、社会生活或生产实践中,且能经得起实践或其他理论的检验。如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狗流唾液),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苹果掉落),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婴儿学语)等。这一境界的成果大多见于国家或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或经典专著上,被引频次极高。
二、科研写作的六个意识
1.问题意识
虽然人们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耳熟能详,但问题意识却经常被打入冷宫,为科研而科研或为论文而论文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了避免这个误区,不妨经常反思两个简单的问题:“你要研究什么问题?研究这个问题有什么用(现实意义或理论意义)?”
那么,问题来自哪里呢?来自社会责任,来自广泛的阅读,来自广泛的社会交往。在没有选题时,什么感兴趣就看什么,也可以多看看核心期刊相关领域的论文选题,看多了,就能从潜移默化到顿悟产出,从“熟读唐诗三百首”到“不会做诗也会吟”。除了多看,还要多听。听课、听讲座、听报告、听广播。广闻博见,集思广益。思考过的问题积累多了,与自己的研究兴趣相结合,选题就八九不离十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科研写作与搞工程项目异曲同工。如果你想搞房地产,就要思考要在哪个城市哪个地块开发,哪里的成本最低,哪个地方销路可能最好,要开发成什么样子,等等,然后你要对目标市场进行调查,看看消费者有什么需求,确定你要开发多大面积,多少楼层,什么户型。在这个过程之中,你还要多参考别人是怎么开发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这样自己搞开发的时候就可以参考或改进。科研论文写作也是如此。选题就相当于立项,找资料就相当于调查研究,引用别人的文章,借鉴别人的方法,就相当于外出学习考察。
强化问题意识,还要力争科研写作尽量做到“顶天”(理论高度)与“立地”(现实价值),多以现实生活实际为选题资源。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