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人读研后变得不快乐

诚信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21548271543634779&wfr=spider&for=pc
最近收到了两位在读研究生在知乎上的倾述,大体上就是觉得读研后变得不开心了。回忆了我自己刚读研那会,也是有这种心情。其实这并不是个例,许多人都有类似经历。本科的时候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切切实实的回报,你努力上一门课,认真复习,期末就会取得好成绩,加权成绩和GPA也会有明显的提升;你参加社团活动,付出时间与精力去组织、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就能收获快乐和友谊……相比之下,研究生的不像本科生那样可以做各种事情,时间也主要聚焦在科研和学业上,其他的事情都得让步。在研一刚入学的时候,也有一些社团可以参与,与本科鼓励广泛参与不同,研究生参与社团活动会被大家视为不务正业,导师也是很反对。身边有参与的同学也往往坚持不到半学期。上课的日子也只有研一才有,并且研究生对课业成绩也相对弱化了,所以本科那种专注课业学习并不能多大程度上带来成就感,甚至有不少人不喜欢的课也不去上,但是并不是翘课去玩,而是去实验室搞科研。评价标准也由本科的多元化变成单一化,即,你的科研成果怎么样。发了多少篇文章,又参与了多少个基金项目,又去哪里哪里开会等等,这些似乎才是研究生的快乐源泉。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科研大神,科研的过程也是漫长而艰辛的。有可能你自己一个人摸索,付出了一整年而一无所获,而别人只是因为去了一个好的组,选择了比较好出成果的方向,就发了多篇文章。这种付出与回报的不等价容易让人陷入焦虑,开始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我是不是不适合搞科研”,“我就不该读这个研究生”,“要是我本科毕业直接工作多好啊”,各种懊悔的思想占据你的脑海。这个时候往往只要在一点点火星就足以令你奔溃,比如说,本科同学升职加薪了,以前你觉得不如你的硕士同学的paper中了......你想倾诉想抱怨想发泄,却发现周围的人都在忙着自己的科研,并没有太多的心思听你讲。这些都是你读研变得不快乐的原因。科研本就是一个苦闷、漫长、付出与收获不等价的过程,上述我所列举的现象都是正常不过了。所以,心态对于读研来说至关重要。你要明白,你没有变,只不过现在你打怪升级的难度已经不像本科了。我倒是很推崇一种乐观的心理,那就是,我来读这个研究生已经是一种胜利了,我只要完成基本的任务就可以了。嗯,是的,就是那么简单。说实话,能读研至少证明你已经比一半你的同龄人优秀,这个时候,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妄自菲薄,你只要踏踏实实稳扎稳打的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完,顺利毕业,就已经是最大的胜利了。我们称为“佛系读研”。身边大部分读研的是到了研三才有这样的心态,“导师又为难我了,算了,不计较,能毕业就行”,“顶会又没中,算了,我已经有一篇基本的毕业条件了,能毕业就行”......所以,如果你发现你读研后变得不快乐了,不妨试试以这种心态去过日子,那样你会轻松不少。慢慢的,科研和生活也会一点点走到正轨。心态放稳,扎扎实实做好该做的,不急功近利。更多关于读研的建议,可以翻看我往期的研究生科研文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jy/130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