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局面,集聚、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能为国家和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高水平科技创新群体,创新高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经高校推荐、专家评审及省教育厅厅长办公会议审定,浙江大学“浅地表成像与地下空间利用”等45个创新团队被认定为第二批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期为年1月至年12月),现予以公布。其中,我校葛楚天教授指导下的“特种水产动物单性育种与品质调控”团队榜上有名。
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对创新团队进行中期和期终绩效评估,实行动态管理,淘汰建设绩效不高、成效不好的创新团队,推动各创新团队高水平实现建设目标。据了解,今年1月,省教育厅已经公布了第一批27个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这里整理了申报认定的基本条件,希望我们能继续向着目标努力前进~
服务领域围绕“两个高水平”的宏伟目标,瞄准国家和我省“一带一路”、“中国制造”、创新驱动发展、八大万亿产业、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湾区”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等战略决策部署以及国家与省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或重大科技前沿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依托平台创新团队一般应以省级及以上的一流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新型高校智库等创新平台为依托。
团队带头人创新团队带头人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宽广的学术视野、创新性学术思想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治学严谨、品德高尚;在相关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研究团队中有较高的凝聚力,能够把握研究团队的研究方向和过程;应为我省高校科研和教学一线教科研人员,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运行基础创新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集体(一般不超过12人),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平均年龄不超过45周岁),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合作研究的科研课题、合作撰写的高水平论文,以及良好的合作机制和氛围。
依托高校保障政策支持创新团队探索和建立运转灵活、高效有序、效率优先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分配制度。对创新团队成员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出国进修、岗位聘任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倾斜,对创新团队引进高水平人才、申报高层次项目、高层次成果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想了解更多,可以通过下面联系我们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