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论文

(还没   写论文不同于文学创作,它不仅是思想之“花,更是行动之果。如果文章的思想贫乏,或脱离教育教学实践,即使写作技巧再高,也算不上一篇好论文。

  一、从课堂教学中挖掘材料

  1.记下备课时发现的问题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恰恰相反,大家往往会遇到相当多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其实就是最为鲜活的研究资料。因为你要去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查阅工具书也好,请教专家也好,向老教师取经也好,你必须得将它解决掉,否则你的课就备不好。

  沛县正阳小学祝珍燕老师在准备一节县级公开课五年级上册的《黄鹤楼送别》时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自己要上第二课时,是将“解释诗歌的意思”作为教学重点?还是将“李白与孟浩然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作为教学重点?思考再三,她难下决断。后来,她拿这个问题与我们一起探讨,经过论证,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这两者都应该是本文的重点,只是要有机地结合、渗透在一起,才能够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2.记下上课时遇到的问题

  在上课时遇到问题,也应该随时将它记下来,这些内容也会成为你教学研究的资料。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听课教师听完课在下面评论执教教师的表现。这种引起教师津津乐道的地方肯定是有价值的。还是以正阳小学的祝珍燕老师执教《黄鹤楼送别》一课为例,在试上本课的时候,一个学生对诗句提出了怀疑:“当时的长江水道应该是很繁忙的,为什么李白的眼里只见到了孤帆?”祝老师随口说道:“也许当时就只有孟浩然的一只小船吧。”后来,她将这个问题记了下来。在她查找资料时才发现,当时的长江水道是黄金水道,不可能只见到老朋友的“孤帆”,是因为李白心里念着老朋友所以眼里才只见到了“孤帆”。这个问题记得好,很有意义,对教师挖掘教材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记下听课时有启发的问题

  在听课时,听到对自己有启发的问题,应随时把它记下来。沛县正阳小学祝珍燕老师在执教全县公开课《黄鹤楼送别》一课的时候,听课老师围绕“‘文包诗’课文应该如何上”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特别是对张扬“工具”还是张扬“人文”这一点上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场论辩论给了我们有益的启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一课也不能例外,既要突显“工具性”的作用——让学生了解本诗的大意,又要张显“人文性”的一面——让学生深深地体会李、孟二人依依惜别的丰富情感。

  二、让写作成为教师的另一种生命形态

  1.写日记

  搞教育科研,写文章,需总结回忆自己过去的有关情况,日记当然是最好的材料库了。我们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教学场景中,脑海中常常会突发奇想,有许多崭新的理念和创意会不期而至,这些“灵感”比平时的思考要高明得多,倘不及时抓住,会立即逝去,时过境迁之后,再也不会忆起。为了超越自己,为了研究出更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善于抓住这些“灵感”。这时写日记便是最好的办法。

日记文体不限,可叙述、可议论、可描写、可抒情,亦可两者三者兼而有之。刚开始,写几句话,时间长了,能力强了,便增到三、五百字。不要强求自己每天必须写多少字,最好有“灵感”就记、想法多,写一两千字;想法少,只写三、五十字。写日记有利于研究自己、改变自己。

  2.写博客

  对广大一线教师而言,写博客可以总结教育教学经验,记录工作中生成的灵感,反省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通过叙事式的流水记录,把一个个“教学故事”归类记录在博客中,便于今后的研究。因此,写博客可以促使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另外,教师们写了博客,会有许多志趣相同的朋友来阅读,大家互通有无,建立起一个社群,肯定好过闭门造车。在博客中大家尽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对一个观点或赞同,或反对,在交流探讨中很容易撞击出新的火花。

  三、写论文还需巧构思

  1.写在小处

  一些教师写论文难以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题目定得过大。一位朋友写的论文题目是《如何进行规范办学》,一看题目就知道太大。另一位朋友在教学中发现自己提的问题学生经常回答不上来,他又到别的班级中去上课,发现仍然出现了同样的问题。经过分析,他发现是自己所提的问题难度太大,学生还没理解的时候他就开始点名回答,所以学生就回答不上来了。根据这个内容,他写了一篇小论文,即《语文教师提问策略的思考》,结果在一家刊物上发表了出来。一线教师的教学任务本来就很繁重,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有限,选一些小题目写教学论文,是最切实可行的。

  2.写在新处

  市场上有新鲜蔬菜和不新鲜的蔬菜,你选购哪一种?商场里有新款衣服和旧款衣服,你选择哪一类?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新鲜蔬菜和新款衣服。在论文写作方面,编辑老师也是“喜新厌旧”的,只是,在这里“喜新厌旧”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一位教师   3.写在教学后

  一线教师不缺乏教学实践,但也很容易陷在具体的经验里不能自拔。在每一节课后,如果发现哪里讲得不错,我们就应该赶快记录下来,这是课堂教学中的的成功之处,下一节课可以将它发扬光大;如果觉得哪里讲得不太好,我们也应该赶快记录下来,这正是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以便下一节课不致再犯类似的错误。教学后,我们要认真地写“教学后记”,这可以为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创造有利的条件。正像叶澜教授说得那样:“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

(来源:《今日教育》)

《中小学德育》:国内唯一具有正式刊号、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小学德育专业期刊

1.杂志投稿邮箱:zxxdy

vip..







































白癜风会治疗好吗
白癜风临床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jx/14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