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注意!
在厦门
又双叒叕发现稀有物种啦!
快一起来看哦
SIMPLE极危鸟黄胸鹀现身厦门一只明黄色小鸟落在枯枝上,扭动着黑色的头部,机警地四处打量,嘴里还发出鸣叫声,忽而扑腾着双翅飞落在一旁的灌木草丛中。近日,黄胸鹀(wú)现身厦门的消息,在观鸟圈传开。不少鸟友扛上设备前往蹲守。有鸟友蹲守4个多小时,只拍了5分钟的画面。
厦门市观鸟协会鸟类调查员XP告诉记者,黄胸鹀每年5月至7月飞往中国东北等地求偶繁殖,迁徙途中会经过厦门。由于并非主路线,加上本身数量就稀少,虽有观测记录,但是并没有拍到清晰的照片,这次的记录确实非常难得。
小科普:
黄胸鹀(学名:Emberizaaureola):是雀形目、鹀科、鹀属的鸟类。属小型鸣禽,体长14-15厘米,有2个亚种。额、头顶、头侧、颏及上喉均黑,翕及尾上覆羽栗褐;上体余部栗色;中覆羽白色,形成非常明显的白斑;颈胸部横贯栗褐色带;尾下覆羽几纯白;下体余部鲜黄色。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灌丛、草甸、草地和林缘地带。繁殖期间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成群,特别是迁徙期间和冬季,集成数百至数千只的大群,最多达-只。
一般主食植物种子。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
分布于芬兰、俄罗斯、中国、蒙古、朝鲜、日本等地;越冬于欧洲中部、南部、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中南半岛和马来西亚以及菲律宾等地。
据了解
黄胸鹀又名禾花雀
因“天上人参”的谣言惨遭捕杀
年至年短短13年间
在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
从“无危”级别连跳五级变为“极危”
比“易危”级别的大熊猫还要高两级
下一等级就是“野外灭绝”
而厦门
只是这类鸟类迁徙途中的一条支线
所以能在厦门看到
真的属实不易!
(wine摄)
(Cheers摄)
最近
福建好像成了新物种发掘地了
除了这罕见动物的出现
福建这些地方更是发现了从未见过的新物种
跟随小编一起来瞅瞅吧
SIMPLE武夷山发现2个新物种(via:第一帮帮团)
1.福建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在福建武夷山的野外考察中发现一兰科新种——武夷山对叶兰(Neottiawuyishanensis)。该新种主要生长于肿节少穗竹、多脉青冈和南方铁杉林下,海拔约米。科学家找了60年才找到,命名为“武夷山对叶兰”。
2.浙江农林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研究人员在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一凤仙花科新种——武夷凤仙花(Impatienswuyiensis),武夷凤仙花目前只发现分布于武夷山。主要分布在大王峰、天游峰、水帘洞、莲花峰等地点。生长于林下或林缘潮湿的地方或岩石表面,海拔在m-m之间。
SIMPLE福建永安发现全新物种“步甲虫”福建永安市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全新物种“步甲虫”,以其发现者——福建三明人郭亮为名,名为“郭亮珠步甲”,至此福建省珠步甲类群新增一种。
科研人员透露,这种“郭亮珠步甲”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环境指标,只有环境好的地方才能够存活,换句话说,这就是我们福建生态良好,环境逐渐改善的最好的证明!
对于这些新发现
福建人表示不可思议
也深深的为福建的环境感到骄傲
这些新发现你都了解了吗
是不是感到很神奇嘞
小编暗戳戳的期待
未来福建能发现更多的新奇物种!
近期热点●通报:福建2名民警酒后涉嫌强奸,官方展开调查!
●最新!舒力基已成超强台风!威力直逼“莫兰蒂”,厦门将….....
●福建女孩记录95岁爷爷的一天,感动无数网友...伤亡!
●额~厦门网友效仿“17元吃海底捞”,被网友吐槽冲上热搜……
内容来源:厦门网、第一帮帮团、新浪微博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