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之教学科研篇

释放创新活力智推行业发展

  近5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民航局科技创新专题会议精神,坚持贯彻“以生为本”、“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力保学生“九大安全”,坚持“重教、严管、善待、法制”的思想,践行“帮思想、教技术、带作风”的九字经精神,课程设置逐渐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就业率稳中有升。同时积极探索自主创新的强校之路,在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都做出了不懈努力。

年至今新增本科专业一览表序号学科门类专业名称所属学院设置年份1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空中乘务学院管理学交通管理(管理学)航空安全保卫学院理学应用气象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工学应用心理学飞行技术学院工学导航工程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工学飞行器适航技术航空工程学院7工学交通管理(工学)机场工程与运输管理学院8管理学物流工程机场工程与运输管理学院

  教学科研工作以提升科技创新发展能力为目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在民航行业、学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创新中的引领性作用,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大力培育和发展科研团队,培养民航专家学者队伍,创建基础技术研究型、应用技术开发型、成果转化枢纽型和技术政策暨服务智库型基地,建立多学科、产学研用结合的协作平台和科研资源整合机制,形成服务民航、服务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成果转化、应用、产业化体系。实现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科研条件不断改善,科研能力明显提高,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目标。

1

教学训练成果日益凸显

  五年来,学校共完成万学时全日制本专科理论教学(不含成教及研究生),年均完成课程门,开设了应用气象学、应用心理学、导航工程、飞行器适航技术、交通管理(工学)、物流工程、公共事业管理、交通管理(管理学)专业,获各类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八项。年学校学生数量达到人,较年学生数量增长人,增长比例为44.9%,研究生人数人,较年增长人,增长比例为84%。年招收飞行技术专业养成生人,较年增长人,增长比例为27%。年,学校安全飞行训练26.2万小时,起落41.2万架次,居全球同类院校之首,是国内2至12名通航运行实体飞行量的总合。

2

科技平台建设日趋完备

  学校在“民机复合材料应用及维修”、“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飞行训练体系建设”、“现代民航发动机研制”、“通用飞机维修理论与技术”、“新一代地空宽带通信”、“高高原航空燃油火灾机理及灭火有效性”、“通用直升机飞行训练器研制”、“基于北斗/GPS的ADS-B设备研发”等研究领域逐渐形成科研平台,围绕人才与团队建设、学术交流与合作、科学研究和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开展创造性的工作,组建8个研究中心,16个研究所,40个研究创新团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完成了科研平台建设。

8个研究中心

中心名称

研究方向

航空安全与消防

民机防火工程适航审定;机场救援技术装备研发;民航安全防范工程研发

卫星导航应用技术

GPS、BDS、GLONASS、Galilo应用技术;GNSS应用技术;GLS及LPV应用技术;导航数据库应用技术;新一代航电应用技术

运行技术

民航飞行运行技术支持中心;民航航行新技术支持基地

民机复合材料维修

民机复合材料结构维修与验证

航空数据通信工程技术

ATG、ADS-B技术及其应用;基于北斗卫星的航空器监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民航信息

交通系统信息技术应用;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

飞行仿真

飞行训练器研制;飞行仿真科普教育

空管运行及应急搜救

空中交通管理及气象通导技术;航空应急与搜寻援救

16个研究所

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

民机综合航电技术

民用无人机

PBN飞行程序设计和空域规划

客舱安全管理

通用航空器适航与维修

民航运输规划

机场管理与工程

通用航空器维修技术

航空人因与功效学

大气激光雷达

民航英语

航空体育

民航国际问题

民航法学

民航文化

40个研究创新团队

  组织申报和承担学校研究课题,开展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培养人才,成为学校的基础研究力量。

3

科技计划体系日臻完善

  完善学校科技计划体系,积极参与国家和民航局重大科技专项和有关发展计划,争取国家和民航更大的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校企联合的应用研究体系,与中商飞、中通飞、机场集团、地区管理局、空管局、航空公司和飞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厂商等建立合作机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拓宽学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和层次。

4

科研经费日渐增长

  年以来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经费1.82亿元,年均超过6千万。

5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逐步推进

  充分发挥学校的行业优势,挖掘学校的优质资源,利用企业的市场功能和能力,走联合创新之路,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和支持科研团队对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学校,服务民航。新一代地空宽带通信系统;民机复合材料应用及维修;通用飞机维修、加改装及适航验证研究;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研究和高高原航空燃油火灾机理及灭火有效性研究等多个项目即将实现成果转化和获奖。

6

典型成果应用范例

民航地空无线宽带通信技术

PBN、飞行程序设计和卫星导航应用技术

复合材料维修和发动机控制技术

航空运行管理和空管应急救援

民机防火工程、机场救援技术装备和民航安全防范工程

通航服务站、A-DSB

机场运行指挥模拟机

通航飞机维修技术、加改装和工程技术支持等

  今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将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以及科研管理的基本规律,建设以产业化为导向的科学研究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释放高校创新活力,提高科技竞争实力和创新水平。

责任编辑:杨德贵鲍雨晨

文字:殷东来

图片:资料图片部分由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招生处提供

赞赏

长按







































知名权威白癜风专家
治白癜风昆明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jx/1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