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结束并不代表考研的结束,大家放松几天就得准备复试和调剂,刚过国家线或者学校复试线的同学更得提前准备调剂。考研新青年又一年的调剂指导工作即将开始,目前进群仅需16.8元一人,先到先得。
Q群:(如若支付失败,可加管理员支付入群,或加Q:)
进群福利包括:复试指导视频资料、英语口语资料、历年考研调剂信息汇总、考研调剂信息实时更新、在线指导调剂答疑等,简直超值。
群聊详见:复试调剂群,提前锁定21考研高概率调剂院校专业
连续指导了3年考研复试调剂,今年第4年,成功录取上万名学生,可以查看视频了解:历年学生、家长、老师对考研调剂指导的高度评价
长春工业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教育部合成树脂与纤维中心张会轩、付中禹课题组年拟招收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学、化学等专业调剂生3-4名。导师简介:张会轩,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九五、十五重点攻关项目各1项,吉林省十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吉林省科技厅项目12项,企业横向课题6项,累计科研经费余万元。与吉林化纤集团合作开发成功碳纤维原丝聚合物的制备技术,与吉林石化公司合作开发出了ABS树脂系列产品、核壳结构增韧剂的合成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在国外发表SCI检索论文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3项。已培养博士12名、硕士50多名。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首批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吉林省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工程首席教授,吉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学会理事,吉林省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省科技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付中禹,讲师,主要从事碳纤维材料研究,“吉林省发改委重点项目”资助,累计科研经费近万元,吉林化纤集团技术顾问,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在审发明专利1项。拟招收研究生要求:1)专业要求:报考专业必须为化学类专业(如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分数达到国家A类线,本科为化学类或高分子材料类;2)个人素质要求:身体健康,吃苦耐劳,价值取向正常,有上进心,愿意从事科学研究事业;3)技能要求:外语水平达到四级水平,熟悉office软件,熟悉PS等画图软件优先。调剂后研究生方向:1)高性能PAN基碳纤维原丝制备技术开发(对接吉林化纤集团合作项目),主要研究T级碳纤维关键制备技术,毕业可以向吉林化纤集团、中复神鹰等单位推荐;2)高品质碳纤维加工助剂开发,主要从事碳纤维原丝上浆剂、碳丝上浆剂的开发工作;3)有机硅橡胶及其泡沫的制备技术开发,毕业后可向相关企业推荐工作;研究生待遇:1)学校基本待遇:每个月可获得元的国家补助,表现优秀的研究生可参评国家奖学金(2万元10%)。学校对硕士研究生设立了学业奖学金分为三个等级:一等奖学金:每生每年00元,占评奖年级硕士研究生总人数的10%;二等奖学金:每生每年0元,占评奖年级硕士研究生总人数的20%;三等奖学金:每生每年0元,占评奖年级硕士研究生总人数的40%。奖学金覆盖率70%,如果这样的覆盖率还等不到,我也就无语了。2)学院基本待遇:可参评化工励志奖学金0元(10%)。3)研究组待遇:硕士元/月,硕士一年级如果有效参与课题研究也可享受此待遇。注:对于调剂我们本着对大家负责的态度,本着答应一个录取一个的原则不会超额招生,请大家非诚勿扰,相关信息也可以访问各位导师个人主页查看, 办公-; 手机:; 调剂 电子邮箱:zhaohaiyang. 主要研究方向: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石油机械系统工程、先进制造技术。在特种采油设备的研发;有杆采油设备的经济运行管理;石油石化特种设备表面性能增强及再制造技术;往复压缩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故障机理实验、人工智能理论研究等领域取得多项处于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科技攻关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5项,石油化工企业科技计划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出版著作3部,获专利授权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奖励8项。 已毕业研究生25名,在校研究生11名。 本人现已主持黑龙江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东北石油大学校内培育基金各一项,以骨干身份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局级课题10余项;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访学一年;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journalofsoundandvibration》等sci期刊3篇,《机械工程学报》等ei期刊3篇,ei会议2篇,核心期刊多篇;大庆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授权专利3项;学术兼职:振动工程学会故障诊断专业委员会会员,大庆力学学会会员,《journalofsoundandvibration》、《ieee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smagazine》、《journalofvibroengineering》和《advancesinmechanicalengineering》等sci期刊审稿人。 团队现有教授2人、讲师1人。获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1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项、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优秀青年\青年基金各1项、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2项、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等。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5项(第一发明人)。年获河北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三等奖;年获河北省唐山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年获河北省冶金学会河北冶金科学技术奖,积极推进电池储能材料高效批量制备和全电池生产。2.学校简介:苏州科技大学,由原建设部直属高校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铁道部直属高校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年获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6个学科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项目、“”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论文被SCI等三大检索收录近篇,专利项。学校网站: 热烈欢迎对“微纳米储能材料”的同学加入我们团队!有调剂意向的同学请将个人简历以“姓名+现就读学校+考研成绩”命名发送至邮箱:ju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