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小白们,论文写作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基本素养,通过论文的发表才可以达到科研成果交流的目的。同学们一定经常听说过《Nature》、《Cell》、《Science》这些顶级杂志吧?或者听说过某某大咖发表了SCI论文N篇,那么什么是SCI论文?如何早日撰写属于自己的首篇SCI论文呢?今天就给大家初步介绍一下。
SCI论文(ScientificCitation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学文献检索系统之一,它涉及基础学科的余个领域,每年报道60余万篇报道。发表高水平SCI论文,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对自己科研工作的总结,是业内对科研成果的一种肯定,而撰写SCI论文,也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必备技能。
论文撰写因人而异,各有特点,但是总体来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Introduction),如何来做实验(MaterialandMethods),实验结果是什么(Results),以及研究的与众不同之处是什么(Discussion)。所以,在写作之前,建议先列好提纲,将这几部分的重点罗列出来,建立骨架。然后,结合自身研究,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将详细内容添加到骨架中去。初稿完成后进行复查,看看是否需要补充实验,或者有逻辑不通的地方。最后,矫正英文以后便可以寻找符合自己领域的SCI杂志进行投稿并发表了。下面我们将分别对几个重要部分的写作方法进行说明。
一、Introduction部分
Introduction部分首先要阐述一下论文研究的领域,做一些简单背景介绍,并要明确研究意义。这一部分的写作要建立在大量的文献阅读基础上,大部分内容都应该有文献来源,并且这些文献的内容要与本研究紧密相关。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述,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研究问题,并用一句到两句话阐述本研究的重要性,并再用两到三句话描写我们做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和研究意义。一般来讲,格式一般为:介绍背景→提出问题(此处一般会用到However这样的转折词汇)→我们目前的研究如何解决问题。
二、MaterialandMethods部分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较为简单,多为描述性文字,但是要注意写作时要详细的描述实验步骤,要达到读者可以根据实验描述能重复实验结果的目的。对于试剂来源、保存方法、调配方法等信息要有详细描述。实验方法要全面,有动物实验时要加入动物伦理审核部分的描述。在书写时,实验步骤要按照顺序书写,并按照顺序添加小标题加以区分,时态应选用过去式,并以第三人称和被动语句为主。虽然实验步骤应详细描述,但是对于领域内已经非常熟悉的部分也可不必详细描述。最后一部分,一般为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Results部分
结果部分的书写一般会在我们已经将实验数据形成图表或曲线以后。并且,我们一般会将一些相关性高的图表分为一部分结果,所以,结果部分一般会被分成若干个小部分,每一部分一般为一个Figure,有的也可能是两个Figure,每一部分都会有单独的小标题。结果部分在书写的时要注意,结果部分是客观地讲述实验结果,一般不加讨论和解释,只是单纯的陈述结果,写作时注意语法,时态一般用过去时,在图表或曲线的结果中,一般要描述图表和曲线的状态,如升高或降低等。此外对于图表或曲线要有说明,该说明要在FigureLegends中体现。一般在References后进行FigureLegends描述。
四、Discussion部分
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一般为讨论部分,这一部分也是论文书写中比较难的一部分。Discussion部分与Introduction部分密切相关,是对Introduction部分的展开说明。讨论部分首先要讨论某个已知的情况,根据这个情况,进一步我们目前的实验结果对该已知情况的作用,一般来讲,应该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意义。在讨论部分,需要解释我们的实验结果,那么就需要同学们要对本研究有较深入的认识和严密的科研思维能力。在描述我们的实验结果是,我们的结果应该是创新的或者是对已有结果的更近一步的研究,这样可以体现出我们的研究意义。在写作方面要注意,一般会使用主动句,语言要简练,避免冗长。对实验结果的讨论要按照顺序讨论,或者说是按照逻辑讨论,前后要有递进性。讨论的数据应该都为本研究的数据,可以引用文献对本研究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或佐证。在讨论结尾处,可以加入对新结果的猜想或者假象。
五、结束语
SCI论文的写作应该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必备技能,对于初入科研的科研小白来讲,学习SCI写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家大量阅读文献,并实际动手写作尝试,今天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了SCI论文写作的一些基本写法,希望能对初入科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也祝愿同学们能早日发表属于自己SCI论文。
厚德惠生博极医源?yzuyxy?
排版:王梦
文案:李洪亮转化医学研究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校对:袁敏
审核:李丹阳田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