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1、科研财务助理设置的必要性

制约科研财务助理制度落实的原因有:科研团队期望单位承担费用,自己享受服务;科研经费总量少,难以独立承担费用;重视不够,宣传不到位;不愿打破原有管理模式,实施财务助理,影响科研人员与单位领导的沟通。

2.科研财务助理职责定位不明确

科研财务助理要为科研人员在项目预算编制和调剂、经费支出、财务决算和验收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目前仅限于办理日常报销业务和协助开展课题审计检查、结题验收等工作,充当科研报账员的角色。而编制科研经费预算及分析经费使用和管理情况等工作尚未发挥作用。

科研财务助理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工作的范围、职责和边界也缺乏清楚的认识,对个人今后的发展也很迷茫,无法真正融入科研项目团队,缺少组织归属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存在不稳定性。

3.科研财务助理专业性不够强

科研财务助理人员来源性质较为复杂,专业胜任能力与国家提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要求差距很大。

科研财务助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项目知识和财务专业技能。人员素质差则无法胜任科研经费预算编制、执行监控、结题决算、报表填报等方面专业化的工作。

4、科研财务助理考核机制不健全

由于科研财务助理的工作职责不明确,具体工作内容各不相同,工作难以量化和标准化,缺乏统一规范的考核体系,科研财务助理工作管理比较松散、随意。同时缺少相应的激励措施,对科研财务助理在职务职称晋升等个人发展方面也鲜有考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财务助理工作的积极性与稳定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td/9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