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科研论文都是八股论文,大的结构都是设定的,题目、摘要、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可以说,每个部分都很有讲究都很重要,但难度并不一样,在上述这些内容中,最难写的是前言,其次是讨论。想写好前言,首先要清楚前言的作用或目的。论文的前言是“toconvincereadersthatyouclearlyknowwhyyourworkisuseful”就是要告诉读者“你非常清楚地知道你的工作有价值”。其次,我们要知道那些要素需要写。一般来讲,前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前面三个都属于背景,最后一个是小结。
1
大背景信息
这主要是方便读者评价你的工作,其实同行对这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非常熟悉,这部分基本是大同行的共识。背景信息一般包括个部分,一是大同行背景,二是小同行背景。
一般写大同行背景的时候大家都是比较类似的内容,不过也要根据你自己的研究有所侧重。例如关于脑缺血的研究,你如果研究细胞凋亡,你就需要围绕细胞凋亡来阐述。如果你研究炎症,那么你就需要围绕炎症来整理。英文表达不好的同学往往在这个部分就开始出现纰漏。因为这里不仅对概括能力要求比较高,而且需要照顾到整个研究的设计框架。
建议在平时阅读的时候,注意学习和整理类似研究论文的描述模式。例如,脑缺血机制方面的研究,至少包括:兴奋毒、细胞死亡、炎症、酸中毒和自由基几个类型。这一些类型都分别选择出几个范文,放在一起反复阅读,一看作者的写作思路,二看相互之间不同的描述。当然具体到一篇论文,写作的风格不同,要结合整篇论文、杂志类型来分别对待。
写大背景往往是从普遍到特殊,普遍是描述研究对象的意义,比如某疾病的死亡率、发病率等的,暗指我选择的这个研究有价值受重视。比如肿瘤、中风、器官功能等等的。然后要从宏观上概括研究的大体情况,一般这类语言在google上就能见到类似描述(不可直接抄写),说明这开始的几句话属于套话。
有国外杂志主编曾经说,大背景需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对你的研究领域进行清楚全面概述,但不要上历史课,不要面面具到,甚至写成综述(一定要针对你关心问题)。Giveoverallpicture-keepitbrief!(nohistorylesson!)。这也很有道理。
然后要转到你要关心的方面,例如下面这个研究中就主要针对细胞凋亡,那么作者就说,脑梗死在中心部位以坏死为主,而半暗区主要是延迟性细胞死亡,主要类型就是细胞凋亡(其实现在的看法认为这里也里是细胞坏死也很重要,没有关系,有争议没有共识,你怎么说都可以,总有一些文献的支持)。现在就引出细胞凋亡,那么就要对细胞凋亡的背景进行描述。这部分重点是要尽量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大家共识的内容来,就是所谓要训练改写功夫。
其次是要主要和研究主题进行衔接。不要天马行空,忘记回顾到你的主题。例如你要研究脑缺血,总会落实到某一个方面。这个部分往往会在研究指标方面落实。例如你要用细胞凋亡来说明损伤程度和治疗效果,那么这里就需要对细胞凋亡在大背景的意义说出来。后面这个文章,因为作者后面研究中主要针对线粒体途径,于是就谈线粒体途径的基本内容。到这里就完成了大背景的介绍。
小同行信息
然后就过渡到小同行的背景,当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例如这篇文章的研究是希望利用一氧化碳呼吸作为一种预适应方法,来达到预防脑缺血的目的。作者首先谈模型模拟的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说治疗的手段只有低温,当然低温的手段存在许多limit(如果没有局限,就别玩了),其他的治疗方法,独立或结合低温就需要寻找了。作者这样说的Othertherapies,whicheithercanbeusedaloneorin白癜风的治疗擅长白癜风疾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