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笔记岁末年初,聊聊核心期刊那些事

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学概念,指的是那些发表学科(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引用率、转摘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其理论支撑是通过期刊论文“主题”的划分来反映期刊论文分布情况的布拉德福定律,和通过期刊论文引用的“积累”来测定期刊论文聚集情况的加菲尔德定律。核心期刊概念始于20世纪30年代,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探索文献分布规律,以求得到合适的核心期刊筛选方法和期刊数量。布拉德福定律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主题文章的分布分析来获取一定数量的核心期刊,从而减少读者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导致的选择困难,使读者在选刊时更有针对性。至60年代,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问世,利用该引文库的引证途径和科学数据,通过对引文的统计分析得出期刊论文的集中分布核心区域和相对分散的相关区域,进而反映文献的分布规律,这就是著名的加菲尔德定律。加菲尔德定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从作者的引用行为上反映科研人员对期刊的使用情况。不论是布拉德福的文献聚散定律,还是加菲尔德的引文集中定律,反映的都是文献发表和使用的集中性特点,也正是因为文献分布存在这种客观现象,后人才引申了它的另一个实用功能——学术活动的评价角色。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学术界开始逐步接受核心期刊概念,并将它应用于学术活动中。北京大学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南京大学的CSSCI和武汉大学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这四家大众眼里的评价机构相继推出的期刊评价报告或期刊评价指标排名,无论他们自己如何解释其研制目的,多年来还是被学术界或学术管理部门作为一种评价手段应用于学术活动中,毕竟核心期刊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评价主体的新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在提高期刊整体学术质量、提高期刊编辑质量、促进学术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核心期刊的“历史功绩”不容否认,它为图书馆遴选期刊降低了人力资本,为图书馆定向采购期刊节约了资金成本,为研究人员查找资料、提高阅读效率降低了时间成本,为绩效考核、项目申请、人才选拔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等等。总之,核心期刊在科研活动中的“助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凡上述种种活动都唯“核心期刊”马首是瞻。

那么,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果真如此“神奇”吗?非也,因为核心期刊评价的对象是期刊整体而非论文,其文章绝非篇篇上乘之作。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真就能反映期刊的学术质量吗?非也,因为影响因子只是从期刊的被引用情况反映期刊的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北京去哪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td/24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