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博士,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戴着大眼镜,灰头土脸埋头做科研,但在朋友眼里,方圆一直是一个很“别具一格”的博士。方圆,水产与生命学院级博士班,年-年上海海洋大学硕博连读,目前博三在读。在校期间发表多篇文章,其中发表SCI5篇(第一作者)。曾参加15级上海海洋大学阳光体育节羽毛球比赛获得团体二等奖。曾多次获得上海海洋大学学业奖学金,上海海洋大学专项奖学金。曾获得上海海洋大学校级“三好学生“,多次在-举办的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担任学校会议学生负责人等。在询问方圆为什么要从事科研的时候,她说:“人生总是面临着无数选择与抉择。其实刚开始自己也不知道要走哪条路,就知道高考的时候没考好,心气高的自己一心想上好学校,就选择了考研。研究生刚进实验室,什么都不懂,刚开始学习的阶段很痛苦,还好有师兄师姐的帮助,让我快速上手。也是临港远离市区,平时没机会出去玩就在实验室做实验,慢慢发现自己喜欢这种独立思考、动手的感觉。偶尔实验的失败对自己打击很大,每每这时候师姐就鼓励我,“没关系的,这都是正常的,习惯就好。科研就是不断探索的过程,要勇于接受失败。”偶然间看到有直博的消息就尝试着报了名,结果成为实验室第一个直博生,所以现在科研已然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只要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就要走下去。要坚持正确的事情。“打破常规的观点”看方圆的朋友圈,微博,都是分享的出行,旅游等照片,从来抱怨科研的不易。很多人认识她开始,才觉得原来还有这样的博士。作为一名博士生,方圆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科研的这条路上。对任何喜欢的东西,她都会去尝试。她平时都会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做好周密的计划。读博期间,羽毛球,健身,制作咖啡拉花,学化妆,学做饭等,她都很在行,以至于周围的同学都觉得她“很强”。“困难都会遇到,成功的人找解决方法,失败的人才会去抱怨。”解决了当前手下的事情,就要充分的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要把自己束缚在大众人口中的“博士”的观念中。“精通科研也长于社交”在谈到自己的社交方面,方圆同学跟实验室的老师、同学们相处的都很融洽。具备领导能力和用人能力的她,曾经担任四年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的主要负责人。四年下来,每次会议都成功举办,这肯定少不了这个团队背后的辛勤努力付出。“虽然每次干会务的那几天都要熬夜,累得不行,但是都是很充实,很有意义的人生经历。非常感谢李家乐实验室这个大家庭给我的机会。”“坚持锻炼,保持自律”方圆很喜欢锻炼,有事没事就会约上几个朋友打羽毛球。酣畅淋漓的同时,疏解了压力,也改善了心情。对于运动她这样说:“我很喜欢运动,刚开始是为了减肥。后来不减肥了,也习惯了保持一定的运动频率。”除了打羽毛球,平时她还喜欢跑步,健身,游泳等。实在没有时间或者不想动,会绕着学校走两圈。或者回寝室做几个深蹲,卷腹等等。“人要自律,这样就会习惯,就会变得更健康。”一个能够控制自己欲望的人一定是一个强大的人。“要做你自己,因为没有人想做你。”这是方圆对自己的人生感悟。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优秀的人,所以她不羡慕任何人,“我会努力,我会做得很好,我相信自己。”这样自信,足以让她笑对一切。博士或许是方圆身上的一个标签这显示着她学术方面的能力但同时她也拥有丰富的生活她就像每一个海大人一样温暖热切的热爱着这个世界学习她学术上的优秀的同时也应该学习她享受生活的心态获奖情况:年4月,荣获-学年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第十九届论文报告会,优胜奖年11月17日,获得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学术年会优秀学术报告,二等奖年4月,荣获-学年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第二十届论文报告会,一等奖年5月,参加上海海洋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海川学术文化节活动之“第二十届研究生学术论文报告会”获得二等奖年11月,荣获-学年上海海洋大学三等学业奖学金年8月15日,参加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学术年会优秀研究生报告,获得一等奖年10月,获得上海海洋大学校“三好学生”、上海海洋大学“汉宝奖学金”、上海海洋大学大北农一等奖学金、研究生学业二等奖学金来源:上海海洋大学封面制作:杨淋然文案整理:张文慧编辑:汪一凡任雨薇责任编辑:张曼琳策划:上海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海纳网络文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