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系统化讲解,分组个性化指导记科

年12月3—4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科研项目设计与申报高级研修班”在北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萃园大厦成功举办,共有来自17个省、市、自治区的50余位教师参加。

会场全景

本次研修班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克非教授、梁茂成教授、何伟教授、马会娟教授、张天伟副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主讲,以个性化指导为主,结合实例,从原则到方法、从理论到实践系统讲解科研项目的设计方法,并按照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学和翻译等专题分方向指导参研教师填写项目申请书,对参研教师初拟的项目申请书进行讲解和点评,提出修改建议,从而帮助参研教师更加有效地进行科研项目设计与项目申请书的填写。

以实例为基础,从理论到实践

何伟教授首先介绍了3种主要的人文社科项目类别: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省级人文社科项目,并分别对3个项目的项目类别、立项时间、申报人资格、评审程序、选题要求和结项要求等进行了详细说明。接着,何教授重点讲解了项目申报书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创新之处、预期成果、研究基础和参考文献等7项填报内容的要点和写法。在谈到选题时,何教授建议参班教师从近三年获批的项目中寻找灵感,从理论、方法、途径和材料等几个方面进行创新,避免选题过于陈旧、宽泛和庞杂。同时,她也强调,规范、新颖的选题名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从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这3个要素考虑创新。

在优秀申报案例分享环节,何教授以自己已经申报成功的申报书为例,重点介绍了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的写法。她强调文献综述不是对前人研究的简单罗列,而是通过自己对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归纳和总结,分析各种观点出现的原因,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从而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何教授还与参研教师分享了语言学方向国内外文献检索的常用网站,鼓励老师们仔细研读一些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文章,然后再动手写自己的文献综述。在参考文献部分,她提醒参研教师要特别注意学术规范和统一,并建议老师们在参考文献中只列出10个左右与选题密切相关的重点文献就可以了。

何伟教授

梁茂成教授运用语料库分析方法,对年到年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名称进行文本处理和高频词频统计分析,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直观地显示出近年来外国文学及语言学类课题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前15个高频词依次为:汉语—语言—方言—语—语料库—语法/语义/语音—英语—汉(英汉、汉英)—与(两个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词汇(词块)—认知—翻译—教学。梁教授指出,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有关外语研究的选题正在打破前些年汉语研究选题占绝对优势的局面,呈上升趋势,这对于在座的英语教师来说是好消息。梁教授还在统计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归纳出申报书常见的标题撰写范式。语言学类通常采用3个范式:1)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研究”;2)数据源+研究对象+“研究”;3)服务领域+研究对象+“研究”。外国文学类通常采用2个范式:1)时间+国家+研究对象;2)国家+时间+研究对象。

梁茂成教授

彭青龙教授从教师发展的角度入手,建议参研教师勇敢面对外语教育多元化的趋势和新常态下教师发展的困境,通过阅读文献、专著、会议综述以及与同行交流来紧追学术前沿,包括教育国际化前沿、外语教育教学前沿、跨学科研究前沿等,创新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如交叉学科、增强跨文化视野、深入界面研究等,实现自我的学术积淀。接着,彭教授给参研教师介绍了文学方向的前沿研究话题,并详细分析了中外文学关系、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学地理和文学教育等议题。最后,他提醒参研教师在填写申报书前要仔细研读历年的指南,确保选题要具有研究价值,文献综述坚持经典和前沿两个原则,课题内容要具有逻辑性,研究方法不可罗列过多,要以某一两个方法为主,参考文献要注重权威性和相关性,研究团队构成要注意研究内容和年龄的合理搭配。

彭青龙教授

马会娟教授以自己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经历为例,着重与参研教师分享了找到研究问题的方法和选题选取的经验,建议参研教师要选自己擅长并感兴趣的选题,学会享受研究的过程;平时多







































招聘社群营销
白癫风区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td/12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