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
“学术大事件”为AEIC精品栏目,专门整理汇总最近一周内学术界发生的大新闻,为各位专家学者奉上最热点、最及时的新闻卡片,助您有效捕捉行业信息,获取最新领域动态。
学者动态
01
叶玉如:中国在很多科研领域不再是跟随者,而是并肩或者领先
6月26日上午,“时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国科学家主题展暨月壤入港揭幕仪式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叶玉如出席揭幕仪式时致辞说,过往几十年里,我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过去跟随发达国家做科研的局面已经逐渐改变,很多领域我们不再是跟随者,而是并肩或者领先国际同行。航天工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现在有“长征”“神舟”“北斗”“嫦娥”“天问”,在太空探索领域从一个后来者,变成了领先者。
02
苏州“轮椅博士”李麟青毕业,曾研发全景模式无障碍地图
图源:澎湃新闻
近日,苏州大学举行毕业典礼,人工智能方向博士李麟青顺利毕业。他1岁时确诊脑瘫,靠着3根能动的手指寒窗苦读27年,成为苏州大学计算机技术与科学学院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残障学生。
在读期间,李麟青研发出全景模式的无障碍地图,可以实时查询和导航江苏南京、苏州等地的上万个无障碍设施,极大地方便了残障人士和老人的出行。
03
因论文致谢走红的黄国平回母校演讲:认真活一次,才对得住这一生
图源:澎湃新闻
年4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在豆瓣、知乎、微博等多个网络平台走红,作者在文中回顾自己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故事。
6月24日,黄国平作为西南大学本科生校友代表回到母校为届毕业生分享人生感悟。
学术荣誉
01
姚期智获“日本诺贝尔奖”京都奖,为首位中国籍获奖者
图源:京都奖网站
近日,日本第36届京都奖(KyotoPrize)获奖名单公布,本年度的三名获奖者分别为:中国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尖端技术领域),美国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University)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家RobertG.Roeder教授(基础科学领域)以及法国巴黎政治学院(ParisInstituteofPoliticalStudies)名誉教授BrunoLatour(思想艺术领域)。其中,姚期智教授是首位斩获该奖的中国籍科学家。
02
CVPR奖项出炉:最佳论文花落马普所,何恺明获提名,首届黄煦涛纪念奖颁布
图源:澎湃新闻
CVPR公布了最佳论文、最佳学生论文等奖项。德国马普所和蒂宾根大学的研究者获得了最佳论文奖,加州理工和西北大学的研究者获得最佳学生论文奖。此外,FAIR包括何恺明在内的两位华人学者获得最佳论文提名,而另一位华人学者、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系硕士研究生林山川(ShanchuanLin)获得了最佳学生论文提名。
03
香港50名学生获“创新科技奖学金”林郑月娥冀得奖者助力创科发展
香港“创新科技奖学金”颁奖典礼21日下午在湾仔会展中心举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颁奖予50位年及年得奖学生,并希望他们能够助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据悉,“创新科技奖学金”每年甄选25名对创新科技满腔热忱的香港大学优才,每位获奖者可获得最高15万港元奖学金及一系列支持,鼓励他们通过跨地域学习和体验,毕业后投入创科行业,为香港创科发展作出贡献。
科研进展
01
突破公里!我国科学家创造现场光纤量子通信新世界纪录
图源:前瞻网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科院院士、该校教授潘建伟及同事张强、陈腾云与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王向斌、刘洋等合作,近期突破现场远距离高性能单光子干涉技术,采用两种技术方案分别实现公里和公里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创造了现场无中继光纤量子密钥分发传输距离的新世界纪录。
02
百年马铃薯品种替代多难?中国团队验证了杂交育种的可行性
近年来,中国的科学家们正在为马铃薯开展一项“优薯计划”。
北京时间6月24日晚间,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下称“基因组所”)黄三文研究员等人完成的一项研究,题为“Genomedesignofhybridpotato(杂交马铃薯的基因组设计)”。论文报道了研究团队在杂交马铃薯育种领域的研究成果,这是“优薯计划”实施以来取得的里程碑式突破。
03
跨物种脑脑连接,听障人士通过豚鼠大脑听到了声音
图源:澎湃新闻
最近《Nature》发表的一篇研究中,科学家们成功把人类和豚鼠的大脑连接在了一起。他们发现,人类可以识别豚鼠脑内的语音信息,识别率最高可达70%。也就是说,人类和豚鼠之间实现了脑-脑传输信息(brain-to-braininterface)。
04
中国发现智人最亲分支龙人:比尼安德特人亲,年出土
北京时间6月25日晚间,细胞出版社(CellPress)旗下期刊TheInnovation(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青年科学家与CellPress共同创建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以封面故事形式同期发表了3篇论文,来自中英澳的研究人员报道了已知的最大人属头骨化石——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藏有的一块保存近乎完美的古人类化石,即哈尔滨头骨化石。
研究认为,这块头骨代表了一个新的人种,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龙人”(Homolongisp.nov.)。
学术热点
01
燕山大学教授称已推翻爱因斯坦相对论项目被推荐入选河北科学技术奖
图源:大众网
近日,河北燕山大学教授李子丰研究项目宣称已推翻爱因斯坦相对论,该项目日前被推荐入选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后受到公众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