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中的孤独漫游患病40年,他还是没能学

导读:缺医生、缺药物、缺教育资源、缺康复机构、缺专业人员、缺就业机会,中国万孤独症患者的生存现状到底有多难?

电影《海洋天堂》剧照

两个月前,医院主任医师贾美香教授接到了一个电话,对面用几乎是孤注一掷的语气问她:“贾大夫,能不能给我儿子安排个地方?”

那是一位孤独症(自闭症)患者的母亲。情况与电影《海洋天堂》有些相似:父母罹患了癌症,却割舍不下患有孤独症的孩子。

说“孩子”其实不大准确,这位患者已经52岁了,是中国第一例确诊的孤独症患者。从年确诊到今天,近40年时间里,这位患者始终未能学会融入社会。如今,他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也在癌症晚期,自顾不暇,无奈向贾美香教授发出了求助。

在贾美香的印象里,这位患者某种程度上来讲是聪慧的,只要贾美香说出任何一个日子,他都能流利答出那天是周几。但另一方面,这也被认为是刻板行为,是孤独症的重要临床表现。

今天(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td/111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