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属于学生的狂欢

又是一年教师节。

前几天在教学区,就看到洋溢着笑容的学生们,手捧鲜花礼物走向课堂,想着给来上课的老师们一个惊喜。

教师节是表达学子对师长的尊重与爱戴的节日,不仅限于形式,更是出自心中对老师殷勤教学的感激。然而,当学生们给老师带去大量祝福时,是否有想到,老师对自己工作的感想呢?

年,《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中,一位大学青年教师用“青椒”一词自嘲。十年来,围绕这个词的,还有辛酸、无奈、困惑、重压、挣扎等等,这些消极词汇描画出一幅色彩灰暗的高校青年教师“囧象”。

——南方人物周刊

比“青椒”收入低、压力大的人很多,为何这个职业人群的境况能引起如此多的忧思?

你可知道,那些与我们年纪相差不远的青年教师们,却成为了“高学历、低收入、低生活质量”的代名词?

1

晋升之难,难于上青天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全国多所大学采访发现,随着近年来高校大扩招,加快引进年轻师资,在严控职称比例的背景下,副教授职称是僧多粥少,讲师晋升成为了校园里一场“惨烈”的争夺战。

年,上海东方青年学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组成课题组进行调查,抽取了年龄在45岁以下、本科学历以上、在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人员,试图通过这次实证调查来真实地揭示上海青年社科工作者的生存与发展状况。

本次调查中拥有博士学位的被访者占到了总人数的80.9%,教育程度为硕士的占总人数的18.2%,仅有0.8%的被访者为大学本科。在所有拥有博士学位的青年社科工作者中,59.4%毕业于“”高校,15.6%毕业于“”高校,13.6%毕业于海外名校,3.3%毕业于海外一般学校。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我国当前的职称制度。一般来说,从本科、硕士、博士到讲师,“青椒”们要在讲师岗位上待满5年才可晋升副教授,在副教授岗位上待满5年才可晋升教授。

由此可见,几乎用半辈子才有可能到手的教授职称,在荟萃的群英中是多么的稀缺。

被访者中,讲师(中级职称)占总人数的48.7%,副教授(副高)占39.0%,教授(正高)占8.5%,助教为1.9%。这种“”的格局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青年社科工作者的职称晋升之路比较艰难,副高和中级职称的人数比例积压太多。

2

科研教学考核高,工资压力比山大

齐鲁壹点在一篇报道中写道:科研成果是职称评审的硬性条件,也是拉开个人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目前,各高校和科研机构普遍都设有对重要科研成果的奖励政策,有些人的年度科研奖金甚至远远超过一年的单位总收入。

相比较科研,教学考核主要体现在工作量的完成,但是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培养则显得不太重要。科研,特别是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以及高级别的科研项目,成为高校教师们工作的核心,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未来发展。

众所周知,做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绝非容易的事情,一些著名高校实行的“非升即走”制更加剧了刚入职不久的“青椒”们的压力。名牌大学光环笼罩的背后,考核和职称成为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而职称越低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就越强,心理压力自然越大。

年,《工蜂——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我国首份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引起了全社会对于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的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
中科白癜风专家国庆会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lw/18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